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二陈汤

加减二陈汤

医学发明》卷六: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丁香30克半夏橘红各150克茯苓90克 炙甘草4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乌梅1个,煎至13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治痞疾,加草豆蔻45克,面裹烧熟用。

摘录医学发明》卷六

寿世保元》卷三: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橘红(去白)1钱,半夏(制)1钱半,白茯苓(去皮)1钱,贝母1钱半,枳实(炒)1钱,白术(去芦)1钱2分,连翘5分,黄芩(酒炒)1钱,防风(去芦)5分,天花粉7分,香附(童便炒)1钱,甘草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火气逆。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保命歌括》卷十五: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苍术1钱半,半夏1钱,南星1钱,白术1钱,酒芩(炒)1钱,香附1钱,陈皮半钱,茯苓半钱,威灵仙3钱,甘草少许(一方加羌活1钱)。

功能主治上焦湿热痰横行经络,手臂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加生姜2-3片,水煎服。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保命歌括》卷十五

《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引《必用》: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橘红(以盐水浸,焙)1钱2分,枳实1钱,黄芩(炒)1钱,白术9分,贝母(炒)9分,香附9分,白茯苓7分,天花粉(盐水炒)7分,防风5分,连翘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老痰、燥痰、热痰。

用法用量上作1贴。水煎服。

摘录《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引《必用》

《医部全录》卷三二○: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麦门冬竹茹、炒黄连、炒山栀、人参白术当归、辰砂、乌梅竹沥

功能主治痰因火动,心苦时跳时止。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调辰砂末服。

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二○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1钱,苍术8分,茯苓1钱,甘草2分,白术4分,枳壳7分,枳实3分,桔梗5钱,紫苏3分,薄荷2钱,香附7分,菖蒲1钱,荆芥6分,木通4分,川芎1钱,麦门冬5分。

功能主治痰、火、气。

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8分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育婴秘诀》: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洗)、白茯苓附子(童便浸)、木香川芎、小茴(炒)各等分,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小儿气疝,性急多哭,卵肿痛连小腹。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育婴秘诀》

《济阳纲目》卷七十六引朱丹溪方: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洗泡7次)、白茯苓甘草(炙)、枳实(麸炒)、橘核栀子(炒)、山楂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七疝。

用法用量水煎,入生姜汁,热辣饮之。

瘀血作痛,加玄胡索、桃仁泥;气作痛,加木香茴香、楝实等;六脉沉细,手足厥冷,加附子干姜肉桂;睾丸痛甚,加荔枝核、乳香没药,均为细末,调入本方煎内,或另用顺流水调服;木肾肿大如升斗,去甘草,加海藻昆布荔枝核、茴香、川楝,均为末,顺流水调服,或作丸子。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六引朱丹溪方

寿世保元》卷三: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2钱,半夏(姜炒)2钱,白茯苓(去皮)3钱,甘草8分,人参2钱,白术1钱5分,竹茹2钱,砂仁8分,山栀3钱,麦冬(去心)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呕哕痰涎。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徐徐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济阳纲目》卷三十八: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1钱,白茯苓1钱,苍术(泔浸,炒)1钱,白术1钱,猪苓1钱,泽泻1钱,山栀子(炒)1钱,麦门冬(去心)1钱,黄芩(炒)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腹胀,加厚朴;泻,加肉豆蔻诃子;喘急,加桑白皮杏仁;气壅,加香附;食积,加山楂麦芽;阳水便秘,加甘遂少许;阴水气弱,加人参;风肿,加羌活防风白芷;夏月,加香薷;寒月,加姜、桂;气肿,加萝卜子、枳壳;血肿,加当归、芍药;痰,加贝母;上肿,加紫苏;下肿,加防己木瓜;阴囊肿,加小茴香木香;外肾如石,引胁痛,加巴戟;又太阳肿证,加藁本赤小豆;少阳,加芫花雄黄木通;阳明,加茯苓椒目;太阴,加甘遂葶苈;少阴,加泽泻连翘、巴戟;厥阴,加大戟吴茱萸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八

胎产秘书》卷上: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枯芩2钱,川连1钱,橘红1钱,川贝1钱,茯苓1钱,桑皮1钱,前胡7分,枳壳8分,甘草5分,瓜蒌1钱。

功能主治妊娠子嗽痰喘,因火乘肺金者。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幼科直言》卷四: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半夏(制)、山楂肉、枳壳柴胡神曲(炒)、木香

功能主治小儿伤食吐,或伤乳吐,或腹痛手足心发热,或作嗳气,或呕酸水,或作渴唇红。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医学探骊集》卷四: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半夏3钱,广陈皮3钱,紫菀3钱,诃子3钱,桔梗2钱,牛蒡子3钱,五味子1钱,炮姜2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咳嗽,脉象沉紧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半夏为君,半夏炙熟,乃温和之品,亦止嗽之圣药,惟有中寒者用之最宜;佐以诃子、牛子、紫菀桔梗能温胃化痰,五味子益肾,炮姜温中,陈皮开胃,甘草和脾。此剂纯用温和之药,益胃强脾,脾健而痰自愈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

《保命歌括》卷十五引朱丹溪方: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二陈汤加苍术、南星、黄芩(酒洗)、羌活、姜汁、竹沥

功能主治白虎历节风,因痰因湿体肥者。

用法用量气虚,加人参黄耆;血虚,加当归川芎白芷

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五引朱丹溪方

《医钞类编》卷五引朱丹溪方:加减二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二陈汤

处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芩(酒洗)、羌活红花

功能主治痰客太阳经,项强不能转侧。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五引朱丹溪方

猜你喜欢

  • 六神饮

    药方名称六神饮处方黄耆(蜜炙)、地骨皮、乌梅肉、龙胆草、秦艽、银州柴胡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盗汗骨蒸。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淡竹叶1枝,煎5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

  • 大风门散

    药方名称大风门散处方独活1两,羌活1两,木瓜1两,川牛膝1两,威灵仙1两,细辛5钱,制首乌5钱,钻地风5钱,川乌(炮,去尖)5钱,防风5钱,川芎5钱,五加皮5钱,苍术(炒)5钱,白芷5钱,草乌(泡,去

  • 白术安胃散

    药方名称白术安胃散处方五味子5钱,乌梅(取肉,炒干)5钱,车前子2两,茯苓2两,白术2两,米壳3两(去顶蒂穰,醋煮1宿,炒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泻痢,无问脓血相杂,里急窘痛,日夜无度;男子小肠

  • 加减羌活五积散

    药方名称加减羌活五积散处方当归1钱半,白芍1钱,陈皮8分,半夏1钱半,茯苓1钱3分,甘草1钱,桔梗1钱,枳壳1钱,川芎1钱,白芷1钱,防风1钱,羌活8分,桂枝1钱,紫苏叶5分,北细辛3分。功能主治四时

  • 槐子散

    《良朋汇集》卷四:槐子散药方名称槐子散处方槐子(炒黄)、管仲(炒黄)各等分。制法上共为末。功能主治血淋,并妇人血山崩漏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严醋1钟,煎滚3-5沸,去滓温服。摘录《良朋汇集》卷四《

  • 消疔简便方

    药方名称消疔简便方处方白矾末9克葱白7茎功能主治解毒消疔。治疔疮及诸恶毒初起,尚未成脓者。用法用量上二味,同捣极烂,分作7块。每块用热酒适量送下。服毕,用厚被盖之,再吃葱白汤200毫升,少顷汗出如淋,

  • 蝉砂丸

    药方名称蝉砂丸处方蝉退14枚(全者,去大脚,为末),朱砂1字。制法蜜调为丸。功能主治小儿惊热夜啼。用法用量使吮之。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

  • 加减薄荷煎丸

    药方名称加减薄荷煎丸别名龙脑川芎丸处方薄荷叶8两,川芎1两,桔梗2两,防风1两,甘草半两,缩砂仁半两,脑子半两,白豆蔻仁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每两分作20丸。功能主治除风热,消疮疹,通利七窍,爽

  • 三黄洗剂

    药方名称三黄洗剂处方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量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清热止痒,保护收敛。治各种急性无渗出性皮炎,单纯性皮肤瘙痒。用法用量用10~15克,加人蒸馏水100毫升,医用石炭酸1毫升,摇匀,以棉签

  • 五阴煎

    药方名称五阴煎处方熟地15~30克山药(炒)6克扁豆(炒)6~9克 炙甘草3~6克茯苓4.5克 芍药(炒黄)6克五味子20粒人参(随宜用)白术(炒)3~6克功能主治治真阴亏损,脾虚失血等证,或见溏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