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六味丸

加减六味丸

医学心悟》卷四:加减六味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味丸

处方大熟地(九蒸九晒)大生地(酒洗)各90克山药(乳蒸)茯苓(乳蒸)丹皮(酒蒸)各45克泽泻(盐水蒸)30克当归(酒蒸)白芍(酒炒)柏子仁(去壳,隔纸炒)丹参(酒蒸)各60克 自败龟版(浸净童便,炙酥,研为极细末)远志(去心,甘草水泡,蒸)各120克

制法共为末,用金石斛120克、金银花360克熬膏,和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痔疮。

用法用量每早淡盐汤送下12克。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四:加减六味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味丸

处方熟地9-15克,山药6克,茯苓3克,山萸肉4.5克,盐水炒杜仲6克,枸杞子6克,五味子0.9克。

功能主治补肾气,益肾阴。主肾虚。(妊娠腰痛)

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空腹时淡盐汤送下。

摘录罗氏会约医镜》卷十四

张氏医通》卷十六:加减六味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味丸

处方六味丸去山茱萸,加葳蕤4两。

功能主治阴虚咳嗽,吐血骨蒸,及童劳晡热消瘦。

用法用量亦可作膏。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会约》卷十四:加减六味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味丸

处方熟地3-5钱,山药2钱,茯苓1钱,枣皮1钱半,杜仲(盐水炒)2钱,枸杞2钱,五味3分。

功能主治妇女肾虚腰痛,或入房不节,致伤胞系而痛,脉大而空,两尺更甚。

用法用量空心服。

摘录《会约》卷十四

外科证治全书》卷五:加减六味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味丸

处方六味地黄丸去泽泻茯苓1两,加莲须1两,龙骨1两,线胶1两。

功能主治肾虚梦遗,关元不闭。

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类证治裁》卷七:加减六味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味丸

处方地黄2两,茯苓2两,丹皮2两,山茱萸2两,山药2两,莲须2两,芡实2两,菟丝子2两,龙骨1两,牡蛎1两,泽泻1两,五味子5钱。

制法蜜为丸。

功能主治滋补下元。主劳倦伤中气,酒色伤肾阴,尿浊或赤或白,尿短欠而无痛涩者。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七

猜你喜欢

  • 柳絮散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柳絮散药方名称柳絮散处方柳絮、谷精草、石决明、夜明沙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斑疮入眼。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豮猪肝1片批开,掺药在内,以线子扎定,米泔1大盏,煮至5分取出,

  • 加减风灵汤

    药方名称加减风灵汤处方海风藤15克,威灵仙9克,吊子风12克,苡仁15克,防风12克,豹皮樟9克,布渣叶15克,山楂肉12克,淮山药12克。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寒湿风邪阻于筋骨。用法用量水煎

  • 菊甘散

    药方名称菊甘散处方菊花4两,甘草5钱,生地黄4两,白蒺藜(去刺,炒)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能近视,不能远视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米泔水下。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消风玉容散

    药方名称消风玉容散处方绿豆面90克 白菊花白附子白芷各30克 熬白食盐15克制法共研细末,加冰片105克,再研匀收贮。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治肺胃风热上升,面上生风癣,初如痞喑,或渐成细疮,时作痛痒。用法

  • 急痛煎

    《仙拈集)卷二:急痛煎药方名称急痛煎处方陈皮香附吴萸 良姜石菖蒲各等分功能主治理气暖胃,散寒止痛。治真急心疼。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煎至180毫升,碗内先滴香油3~5滴,将药冲入,乘热服。摘录《仙拈

  • 红阳膏

    药方名称红阳膏处方麻油4两,黄占2两。制法上药烊化,候冷,加银朱3钱搅匀。功能主治呼脓去腐,润肌生肌。主用法用量摊贴。摘录《青囊秘传》

  • 海螵蛸散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惠眼观证》:海螵蛸散药方名称海螵蛸散处方海螵蛸(浮石也)2钱,牡蛎(煅过)2钱,马兜铃2钱,木香2钱,牵牛子1钱半(生、熟各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定喘。主小儿咳喘。用法用量每

  • 经验涂核散

    药方名称经验涂核散处方飞朱砂5钱,木鳖仁8钱,雄黄5钱,大黄5钱,上冰片2钱,真蟾酥2钱,紫花地丁5钱,山慈菇8钱。制法上为细末,用小瓷瓶分贮数寸罐,黄蜡封口,俾免泄气。功能主治鼠疫;疔疮及小儿生疬白

  • 皱血圆

    药方名称皱血圆处方菊花(去梗)、茴香、香附(炒.酒浸一宿.焙)、熟干地黄、当归、肉桂(去粗皮)、牛膝、延胡索(炒)、芍药、蒲黄蓬,各三两。炮制上为细末,用乌豆一升醋煮,候干,焙为末,再入醋二碗,煮至一

  • 干咯散

    药方名称干咯散别名八仙散处方鹅管石(尝着不涩而凉者)1两,钟乳石1两,井泉石1两,款冬花1两,佛耳草1两,甘草(炙)1两,白矾1两,官桂半两,人参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嗽,一切咳嗽喘急。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