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大青龙汤

加减大青龙汤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减大青龙汤

药方名称加减大青龙汤

处方麻黄3钱,桂枝3钱,荆芥穗3钱,山甲片2钱(炙),连翘3钱,煅石膏4钱,淡豆豉4钱,葛根6钱,皂刺3钱,黄芩4钱,木通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外感寒邪,或4-5日,或5-6日,依然头痛身热恶寒,其脉象人迎与气口相等,俱浮洪而数,数极或7至8至者。

用法用量元酒1钟,水2钟,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麻黄为君,佐芥穗发头部之汗,佐桂枝连翘、豆豉发周身四肢之汗,佐葛根发肌肉之汗;用山甲、皂刺为诸处引路之兵;石膏甘寒,清内热解肌表;黄芩清血中之热;木通能引热从小便出;甘草调和诸药。察其脉象,如有根蒂,宜先以此方投之。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减大青龙汤

药方名称加减大青龙汤

处方麻黄3钱,桂枝3钱,荆芥穗3钱,山甲片2钱(炙),连翘3钱,薄荷3钱,淡豆豉4钱,葛根6钱,皂刺3钱,黄芩4钱,木通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伤寒发狂,睡去谵语,醒时心虽明白而狂言乱语,或欲登高而歌,或欲弃衣而走,率意詈骂,目不识人,脉象洪数而稍浮,汗未发透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减大青龙汤

药方名称加减大青龙汤

处方麻黄3钱,桂枝3钱,荆芥穗3钱,山甲片2钱(炙),煅石膏4钱,淡豆豉4钱,葛根6钱,皂刺3钱,黄芩4钱,木通3钱,甘草2钱,连翘3钱,厚朴5钱。

功能主治伤寒劳复,发热恶寒,脉象洪数有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猜你喜欢

  • 补夜丹

    药方名称补夜丹处方熟地1两,白芍5钱,鳖甲3钱,当归3钱,生何首乌3钱,丹皮3钱,地骨皮3钱,茯苓5钱,麦冬5钱,贝母3钱,柴胡1钱。功能主治春温之症,满身疼痛,夜间发热,日间则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

  • 大朴散

    药方名称大朴散处方大黄、朴消各等分。功能主治鼻如榴者。用法用量上为末。酒调敷之。注意戒酒。各家论述鼻赤者,热也;所以赤者,血也。大黄之寒能泻热,朴消之咸能败血。摘录《医方考》卷五

  • 姜蜜汤

    《千金》卷十八:姜蜜汤药方名称姜蜜汤处方生姜汁5合,白蜜3合,黄连3两。功能主治湿(匿虫)。用法用量上以水2升,别煮黄连取1升,去滓,纳姜、蜜,更煎取1升2合,5岁儿平旦空腹服4合,1日2次。各家论述

  • 光明散

    《青囊秘传》:光明散药方名称光明散处方川连9克黄柏9克黄芩9克炉甘石(水飞)9克 梅片0.9克 辰砂0.9克荸荠粉6克制法先以三黄浸煮汁,入后药研至无声,澄清晒干,再研细。功能主治治一切目疾。用法用量

  • 甘芍附子汤

    药方名称甘芍附子汤处方甘草、白芍、附子。功能主治汗出过多,阳虚营竭。摘录《医级》卷七

  • 碧珠散

    药方名称碧珠散处方珍珠(新白者)1钱,青缸花5钱(即靛缸浮水,水飞过),真轻粉1两。制法珍珠入豆腐内煮数滚,取出,研极细无声,加青缸花、真轻粉共研极细,瓷罐收贮。功能主治下疳腐痛难忍;汤泡火烧,皮损肉

  • 补肾止带汤

    药方名称补肾止带汤处方鹿角霜、紫石英、菟丝子、续断、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女贞子、乌贼骨。功能主治温肾健脾,固涩止带。主肾虚白带。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无比丸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无比丸药方名称无比丸处方高良姜(炮)缩砂仁桂(去粗皮)干姜(炮)赤芍药各90克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末,酣煮面糊为丸,如小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萝卜1片,和

  • 豆蔻燥肠丸

    药方名称豆蔻燥肠丸处方附子(炮,去皮)1两,赤石脂1两,舶上硫黄半两,良姜(切,炒)半两,肉豆蔻半两,干姜半两(炮)。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沉寒病冷泄痢,腹痛后重。用法用量每服30

  • 搐鼻散

    《医学心悟》卷三:搐鼻散药方名称搐鼻散别名搐鼻通天散(《医学心悟》卷六)。处方细辛(去叶)皂角(去皮、弦)各30克半夏(生用)15克制法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勿泄气。功能主治豁痰开窍。主中风证或诸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