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泻白散

加减泻白散

卫生宝鉴》卷十一: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白皮9克桔梗6克地骨皮甘草(炙)各4.5克知母2.1克麦门冬黄芩各1.5克五味子20个。

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泻肺清火,养阴利咽。治肺经伏火,咳嗽气喘,气息腥臭,涕唾稠粘,口舌干燥,咽喉疼痛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备注肺经火盛,故以桑白皮地骨皮,味苦微寒,降肺中伏火为君;黄芩知母清肺气为臣;用五味之酸温以收肺气,麦门冬甘苦寒养阴生津为佐;桔梗宣肺化痰,清利咽喉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肺清火,养阴利咽之功。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一

卫生宝鉴》卷十二: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知母陈皮(去白)各150克 桑白皮30克桔梗地骨皮各15克青皮(去白)甘草黄芩各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泻肺清火。治肺经火盛发喘。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数服良愈。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二

《麻科活人》卷一: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白皮(蜜炒)、地骨皮、炒甘草人参、白茯苓、肥知母、枯黄芩

功能主治肺炎喘嗽。

用法用量粳米1撮为引。

摘录《麻科活人》卷一

医学发明》卷四: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白皮1两,地骨皮7钱,甘草半两,陈皮半两,青皮(去白)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白茯苓3钱。

功能主治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咳嗽呕吐喘促。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入粳米10粒,同煎至1盏,去滓,食后大温服。

摘录医学发明》卷四

《伤寒全生集》卷三: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桑皮、知母橘红黄芩、贝母、桔梗甘草瓜蒌地骨皮、苏子。

功能主治烦热胸膈不利,上气喘促,口燥或咳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症因脉治》卷一:加减泻白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白散

处方白皮地骨皮甘草

功能主治痰结上焦。

用法用量风,加防风荆芥;寒,加麻黄桂枝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猜你喜欢

  • 加减四逆汤

    药方名称加减四逆汤处方柴胡、芍药、甘草、枳实(麸炒黄)各等分。功能主治疟疾泻痢并作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粟米1捻,煎至1盏,去滓温服。小便涩,加茯苓;痢后重,加薤白10寸。摘录《

  • 耳聋开窍神效丹

    药方名称耳聋开窍神效丹处方真灵磁石(小豆大)1粒,川山甲(烧研)2分。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用棉裹塞入耳中,口含生铁1块,耳中如风雨声即通。摘录《吉人集验方》

  • 唾调散

    药方名称唾调散处方五味子末功能主治治风毒流行,谷道生泡,痒而复痛。用法用量津唾调抹。备注方中五味子《普济方》卷三○一作“五倍子”。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五

  • 健脾肥儿丸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健脾肥儿丸药方名称健脾肥儿丸处方人参5钱,黄耆(蜜水炒)1两,神曲(炒)2两,山楂肉2两,白扁豆(炒)1两,白术(米泔水浸,炒)1两,白茯苓1两,山药1两,甘草6钱,白芍(酒炒)

  • 接骨桂芸膏

    药方名称接骨桂芸膏处方桂1两(去粗皮),芸苔子1两(研),白芥子1两(研),木鳖子1两(去壳,研),大黄1两(锉),败龟甲1两(酥炙),虎脑骨1两(酥炙),赤狗脑骨(烧灰)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打

  • 神解散

    药方名称神解散处方白僵蚕(酒炒)3克蝉蜕5个神曲9克金银花6克 生地6克木通3克车前子3克(炒,研)黄柏3克(盐水炒)黄芩3克(酒炒)桔梗3克黄连3克功能主治清热透邪,泻火解毒。治温病初起,憎寒壮热,

  • 乌蛇散

    药方名称乌蛇散处方乌蛇肉150克(酒浸,炙令黄)天麻30克 桂心30克羌活15克防风30克(去芦头)麻黄30克(去根、节)白僵蚕30克(微炒)苦参30克 (锉)踯躅花15克(酒拌令匀,炒干)人参15克

  • 槟榔饼子

    药方名称槟榔饼子处方槟榔1分,郁李仁半两(浸,去皮,微炒)。制法上为末。以大麦面1两,和作饼子,煻灰内煨熟。功能主治小儿水气,四肢浮肿,腹胁妨闷。用法用量量儿大小与吃,以温水下之,即得通利气下也。摘录

  • 拨云丹

    《普济方》卷七十八:拨云丹药方名称拨云丹处方川芎1两半,黄连1两半,当归1两半,白蒺藜(微炒)1两半,羌活7钱,川椒(去子)7钱,柏子7钱,荆芥穗1两,密蒙花1两,甘菊花1两,蝉壳1两,栝楼2钱,薄荷

  • 阑尾炎效方

    药方名称阑尾炎效方处方陈皮10克,青皮10克,炒枳壳10克,连翘10克,双花15克,公英15克,乳香12克,川楝子20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理气泄热,解毒散结。主小肠积热成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