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泻黄散

加减泻黄散

卫生宝鉴》卷十九:加减泻黄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黄散

别名泻黄散、加减黄连

处方黄连5分,茵陈5分,黄柏4分,黄芩4分,茯苓3分,栀子3分,泽泻2分。

功能主治退脾土,复肾水,降心火。主小儿季夏身热痿黄。身体蒸热,胸膈烦满,皮肤如渍橘之黄,眼中白睛亦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

用法用量泻黄散、加减黄连散(《普济方》卷三八六)。

各家论述《内经》云: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又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故用黄连茵陈之苦寒,除湿热为君;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故以黄柏之苦辛寒强筋骨为臣;湿热成烦,以苦泻之,故以黄芩栀子之苦寒止烦除满为佐;湿淫于内,以淡泄之,故以茯苓泽泻之甘淡利小便,导湿热为使也。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九

《赤水玄珠》卷二十五:加减泻黄散

药方名称加减泻黄散

处方栀子1两,防风1两,藿香7钱,石膏5钱,连翘甘草7钱半,升麻3钱。

功能主治心脾热甚口疮。

用法用量方中连翘用量原缺。

小便短涩,加滑石木通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 附子理中丸

    《中国药典》:附子理中丸药方名称附子理中丸处方附子(制)100g党参200g白术(炒)150g干姜100g甘草100g性状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炮制以上五味,粉

  • 橘井流芳丹

    药方名称橘井流芳丹处方水银2两,火消2两,明矾2两,皂矾2两,盐1两。制法上为末,结胎入银罐内,覆瓦钵中,绵纸固济,外用细干黄土打碎,盖寸许,露银罐底,加炭烧3炷香,取起听用。功能主治专去瘀肉。主摘录

  • 白石英汤

    《济生》卷二:白石英汤药方名称白石英汤处方白石英半两,细辛(洗去土)半两,五味子半两,陈皮(去白)半两,钟乳粉半两,阿胶(锉,蛤粉炒)半两,桂心(不见火)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紫菀(洗)1两

  • 定喘款气丸

    药方名称定喘款气丸处方苦葶苈(纸上炒)2两,马兜铃根1两,麻黄(去根节)1分,桑根白皮(锉)1分。制法上为末,用蒸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腑气虚,触冒风冷,呼吸邪气,喘促痞闷,眠睡不得。用法用

  • 茴香角子

    药方名称茴香角子处方茴香子1两,木香1两,巴戟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汉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两,山茱萸1两,豮猪肾1对(去脂膜,细切)。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五劳七伤,阴萎气乏。用法

  • 葶苈桑白皮散

    药方名称葶苈桑白皮散处方葶苈子(隔纸炒香,研)、汉防己、杏仁、贝母、萝卜子(姜汁炒,研)、家苏子(姜汁炒,研)、桑白皮(蜜炒)、枳壳、黄芩、白芥子(姜汁炒,研)。功能主治麻疹正收及收后,胸高气喘,因肺

  • 复方***地黄汤

    药方名称复方***地黄汤处方金银花15g,紫草18g,炒赤芍9g,大生地15g,炒丹皮9g,炒知母9g,木通6g,生米仁18g,白蔻仁2.4g(后下),鲜荷梗1枝,牛黄解毒片1包(分吞)。功能主治清热凉

  • 黄连救苦汤

    《外科正宗》卷二:黄连救苦汤药方名称黄连救苦汤处方黄连升麻葛根柴胡赤芍川芎归尾连翘桔梗黄芩羌活防风金银花甘草节各3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脑疽、发鬓、发颐及天行时毒初起,憎寒壮热,头面耳项俱肿

  • 荆沥涂洗方

    药方名称荆沥涂洗方处方荆条1把。制法上烧,沥汁。功能主治瘑疮。用法用量涂敷疮上,1日3-5次。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 柴胡麦冬散

    《幼幼集成》卷六:柴胡麦冬散药方名称柴胡麦冬散处方人参软柴胡北沙参大拣冬 润玄参草龙胆 炙甘草功能主治主麻疹收后,大热不退,毒未出尽者。用法用量灯心1团为引。水煎,热服。摘录《幼幼集成》卷六《便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