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藿香正气散

加味藿香正气散

《得效》卷五:加味藿香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正气散加丁香半钱,缩砂半钱,良姜半钱,南木香半钱。

功能主治饮食中忧怒伤脾,腹内膨满,泄泻频并,或作晨泄。

用法用量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

摘录《得效》卷五

《寿世新编》卷上:加味藿香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叶2两,紫苏叶1两6钱,粉甘葛2两,漂茅术2两,山查肉1两6钱,云茯苓2两,嫩桂尖6钱4分,广陈皮2两,大腹皮2两(洗浸),宣木瓜2两,建神曲1两6钱,白芍1两,陈香薷1两6钱,煨枳壳2两,芽桔梗2两,法半夏1两6钱(姜汁制),大麦芽1两6(炒),炒扁豆2两,粉甘草8钱,建泽泻2两(淡盐水炒),猪苓块2两。

制法上为细末,外用生姜捣汁1盏,和白水为丸,或将腹皮、生姜2两,煎水搓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热杂感,吐泻胸满腹胀,头痛或口渴,霍乱转筋,小便赤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小儿量减。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卫生鸿宝》卷四:加味藿香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苏叶1钱,陈皮1钱,茅术(炒)1钱,葛根(煨)1钱,蝉退1钱,藿香梗钱半,厚朴(炒)钱半,半夏曲(炒)钱半,牛蒡子(炒,研)3钱,赤苓3钱,焦神曲2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烂喉痧,形寒发热,面若装朱,痧不出肌,上吐下泻,腹痛如绞,甚至发厥口噤,目闭神昏,乃内挟宿滞痧秽,外感戾毒暴寒,折伏表里为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吐泻之后,津液大伤,必然发渴,切勿与蔗梨一切寒凉之物。

摘录《卫生鸿宝》卷四

猜你喜欢

  • 鹿香散

    药方名称鹿香散处方鹿角(烧灰)。功能主治下臁疮。用法用量入麝香少许。干掺。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疏风止嗽汤

    药方名称疏风止嗽汤处方荆芥穗4.5克 苏薄荷3克 光杏仁6克 广皮红2.4克百部4.5克 清炙草1.8克紫菀6克白前4.5克功能主治治重伤风,头痛身热,恶风怕冷,鼻塞声重,咳嗽清涕,痰多白滑而稀,或自

  • 灰矿散

    药方名称灰矿散处方古窑石灰半两,紫矿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止血。主金疮。用法用量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 桃核承气汤

    药方名称桃核承气汤别名桃仁承气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伤寒括要》)。处方桃核50个(去皮、尖)桂枝6克(去皮)大黄12克甘草6克(炙)芒消6克功能主治破血下瘀。治瘀热蓄于下焦,少腹急结,大便色黑,

  • 麦芽糕

    药方名称麦芽糕处方麦芽120克橘皮30克 炒白术30克神曲60克米粉150克 白糖适量制法先把麦芽淘洗后晒干;再取新鲜橘皮,晒干后取30克;然后将麦芽、橘皮、炒白术、神曲一起放入碾槽内研为粉末,与白糖

  • 坎离膏

    《解围元薮》卷四:坎离膏药方名称坎离膏处方血竭3钱,冰片1钱,轻粉2钱,水银2钱,大风子肉1两,白占5钱。功能主治大风乖疠,久烂无皮。用法用量共研至不见星,加熬熟香油调,加麝香1分、冰片2分,以甘草汤

  • 八柱汤

    《万病回春》卷三:八柱汤药方名称八柱汤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去芦)肉蔻(煨)干姜(炒)诃子(煨)附子(面裹煨,去皮、脐)粟壳 (蜜炒)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药锉一剂。功能主治肠胃虚寒,滑泻不禁。用法用

  • 地鳖散

    药方名称地鳖散处方干地鳖(末)少许,麝香(研)少许。制法上研匀。功能主治瘘疮肿。用法用量干掺或贴,随干湿治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七

  • 七汁饮

    药方名称七汁饮处方人乳 梨汁竹沥广郁金汁 甜酱油 茄楠香汁 解瘟草根子(捣汁,其根下子形似麦冬,色白味甘,性凉质润,滋养肺胃,较麦冬为优)功能主治治阴虚气滞,脾湿肝火,酿痰上壅,嗽痰白粘,气逆胸闷,口

  • 柴胡解毒汤

    《扶寿精方》:柴胡解毒汤药方名称柴胡解毒汤处方柴胡2钱,黄芩1钱5分,半夏1钱,人参8分,甘草3分,黄连1钱5分,栀1钱,黄柏8分。功能主治伤寒8-9日,热不退,脉弦数,口干烦躁,大便不通。用法用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