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毒汤

化毒汤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处方紫草升麻甘草蝉蜕地骨皮黄芩(酒炒)木通各等分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痘疹已出,热毒未解,痘疹红紫,甚或黑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普济方》卷四○三引《刘氏家传》: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别名紫茸散

处方紫草茸、升麻(少用)、甘草(炙)、陈皮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小儿麻痘疮欲出。

用法用量糯米50粒,水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三引《刘氏家传》

普济方》卷四十一引《护命》: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处方杏仁牡丹皮(去心)、黄芩虎杖麻黄(去根节)、木香、芍药、柴胡升麻紫菀、贝母(去心)、连翘荆芥穗、羌活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化热毒。主肝肺热毒,蒸郁脏腑,因生积滞,其积者,如腐烂瘀血之类,热毒炽盛,大肠干涸;又因色伤,小肠虚冷,水道乘虚,只行于小肠,故小便常数,而疼痛不可胜忍。

用法用量服此汤后,非时以葱汤洗谷道,并纳药于谷道中,令上下相感,引水道下入大腑,即自然小便不数,疼痛自止也。缘此病大肠热竭津液,小肠虚损,下热药,通小肠,则大肠愈涸,而病愈增;下冷药,通大腑,则小肠愈数,而病不减。当此之际,医之莫不为难也。尝以此方治之得验。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一引《护命》

圣济总录》卷二十八: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处方甘草(微炙)1两,黄连(去须,微炒)1分。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发斑,痘疮欲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玉案》卷六: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处方黄连2钱,木瓜2钱,金银花2钱,苡仁米2钱,肥皂子7个,皂荚子7个,土茯苓半斤,猪胰子1个。

功能主治一切广疮。

用法用量水7碗,先煎胰子,取汁煎前药,空心服。

摘录《玉案》卷六

活幼心书》卷下: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处方桔梗(锉,炒)半两,薄荷叶2钱半,荆芥穗2钱半,甘草2钱半,山豆根(取净皮)1钱半,牙消2钱,硼砂2钱,朴消2钱,雄黄2钱,朱砂2钱。

制法上前5味焙,为末;后5味入乳钵细杵,同前药末一处再杵匀。

功能主治风热上攻,咽喉肿痛,饮食不便。

用法用量每用1字至半钱,干点舌上化下,或以温汤浓调,少与含咽亦可。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处方肉桂5分,白芍药1钱,甘草1钱,青皮7分,木香7分,枳壳7分,山楂肉5分,连翘5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痘未出腹痛者。

用法用量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片玉痘疹》卷六: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处方葛根白芍甘草青皮木香枳壳山楂连翘

功能主治痘疹腹痛,饮食如常。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六

《幼科证治大全》引《保赤》: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处方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防风葛根菊花天花粉蝉蜕谷精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后余毒,生翳。

用法用量水煎服。

赤肿者,加黄连栀子;翳,加木贼

摘录《幼科证治大全》引《保赤》

《玉案》卷六: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处方桂枝8分,麻黄8分,赤芍8分,防风8分,荆芥5分,羌活5分,桔梗5分,人参5分,川芎5分,牛蒡子1钱,生姜3片。

功能主治痧症初起,冬月寒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六

《诚书》卷十五: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处方黄连、生地、红花甘草赤芍荆芥金银花、黏子。

功能主治火灼暨赤丹。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十五

《活人书》卷二十一: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别名四妙汤、化斑汤、化毒散

处方紫草(嫩者)半两,升麻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疮痘已出末出。

用法用量四妙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九)、化斑汤(《儒门事亲》卷十二)、化毒散(《寿世保元》卷八)。

摘录《活人书》卷二十一

《痘疹会通》卷四:化毒汤

药方名称化毒汤

处方川连、黄芩、生地、防风荆芥连翘栀子(炒)、赤芍

功能主治痘疹稠密太甚,皮肉红斑、紫斑者。

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猜你喜欢

  • 甘桔泻肺汤

    药方名称甘桔泻肺汤处方石膏、知母、麦冬、粘子、橘红、桔梗、甘草、薄荷。功能主治疹出未透,咳嗽气喘促,面目浮肿,毒火不能外达内熏。用法用量气急加苏子、枇杷叶。摘录《疹科正传》

  • 鲮鲤甲骨贴熁膏

    药方名称鲮鲤甲骨贴熁膏处方鲮鲤甲(涂醋炙)90克 桂(去粗皮)当归(切,焙)各30克 面10克附子(生,去皮、脐)30克生姜汁 生地黄汁各适量制法上七味除汁外,捣细罗为数。功能主治接骨。治骨折。用法用

  • 金玉膏

    药方名称金玉膏处方当归身31g,白芷9g,甘草31g,姜黄9g,轻粉6g,冰片3g,白蜡93g(夏)-125g(冬),胡麻油1250ml。制法投前4味药于麻油内浸3天,以文火炸为微黄,滤滓,再加入白蜡

  • 灵雨汤

    药方名称灵雨汤处方甘草2钱,人参2钱,茯苓3钱,半夏3钱,干姜3钱,柏叶3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土败阳虚,呕吐瘀血,紫黑成块。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各家论述吐血之证,中下湿寒,凝瘀上涌。用人参、甘草

  • 大麦粥

    药方名称大麦粥处方大麦米5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大麦米浸泡轧碎,煮粥加红糖适量。功能主治益气调中,消积进食。适用于小儿疳症、脾胃虚弱、面黄肌瘦、少气乏力。用法用量每日2次服食。摘录《民间方》

  • 分珠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七:分珠散药方名称分珠散处方槐花白芷地黄栀子荆芥甘草黄芩龙胆草赤芍药当归各30克功能主治主治血灌瞳人,恶血不散。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服。春加大黄,泻肝;夏加黄连,泻心;秋加桑白皮,泻肺

  • 雀附丸

    药方名称雀附丸处方雀儿30枚(取肉)附子120克(炮裂,去皮、脐,捣罗为末)萆薢60克(锉)胡椒45克 白芜荑45克干姜45克(炮裂,锉)茴香子45克 青橘皮30克(酒浸,去白、瓤,焙)艾叶120克(

  • 小黄丸

    药方名称小黄丸处方南星(汤洗)30克半夏(汤洗)30克黄芩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热痰咳嗽,面赤烦热,唇口干燥,脉洪者。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

  • 调中平胃丸

    药方名称调中平胃丸处方人参5钱,黄耆(蜜炙)2两,陈皮2两,甘草(蜜炙)1两,苍术(酒浸炒)1两,厚朴(姜汁炒)1两,木香1两。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椒目大。功能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调。用法用量每服

  • 黄鼎丸

    药方名称黄鼎丸处方黄芩、黄柏、大黄、当归、蝮蛇、乳香、没药、***、芍药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功能主治杨梅结毒,筋骨疼痛。用法用量每服20丸,白汤送下,日2夜1。摘录《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