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固肠散

固肠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固肠散

药方名称固肠散

处方陈皮(炒)二十两,木香(不见火)一两,肉豆蔻(生用)、罂粟壳(去蒂.盖.蜜炙),各三两;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半。

炮制上件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受寒气,泄泻注下,水谷不分,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赤少白多,或如鱼脑,肠滑腹痛,遍数频并,心腹胀满,食减少力,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酒一盏,生姜二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温服,不计时候。如不饮酒,水煎亦得。

注意忌酒、面、鱼腥等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鸡峰》卷十四:固肠散

药方名称固肠散

别名御米散

处方木香半两,黄连半两,御米壳1两半(蜜炙),象豆(藏白矾烧)半两,诃子(面裹煨,大者)半两,石榴皮(酸者,涂蜜炙黄)半两,柿蒂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痢,下如鱼脑浆,或似豆汁,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米饮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四

普济方》卷一六八:固肠散

药方名称固肠散

处方白术5钱,滑石5钱,甘草5钱,寒水石(煨)5钱,牡丹皮5钱,人参5钱,白茯苓5钱,绿豆粉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米饮调下。病虚者3服。

注意忌生冷硬物半月。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八

《医方类聚》卷一三九引《澹寮》:固肠散

药方名称固肠散

处方豆蔻(生用)、木香(不见火)、诃子(炮,去核)、干姜(炮)、阿胶(炒)、陈皮(去白)、罂粟壳(醋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泻痢日久不止,羸不能食。

用法用量生姜2片、红枣1个,煎至7分,临卧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三九引《澹寮》

《局方》卷六(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固肠散

药方名称固肠散

处方陈皮(炒)20两,木香1两(不见火),肉豆蔻(生用)2两,罂粟壳(去蒂盖,蜜炙)2两,干姜(炮)2两半,甘草(炙)2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内受寒气,泄泻注下,水谷不分;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赤少白多,或如鱼脑;肠滑而泻,遍数频并,心腹胀满而痛,食减少力。

用法用量方中陈皮,《直指》作“陈米”。

注意忌酒、面、鱼腥等物。

摘录《局方》卷六(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猜你喜欢

  • 艾胶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艾胶汤药方名称艾胶汤处方熟艾(炒)1两,阿胶(炙燥)1两,葱1两。制法上(口父)咀,分作3服。功能主治胎动不安。用法用量每服以水3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 薯蓣纳气汤

    药方名称薯蓣纳气汤处方生山药30克 大熟地15克 萸肉15克(去净核)柿霜饼12克(冲服)生杭芍12克牛蒡子6克(炒,捣)苏子(炒,捣)6克甘草6克(蜜炙)生龙骨15克(捣细)功能主治滋肾补肝,养阴定

  • 麻仁润肠丸

    药方名称麻仁润肠丸处方火麻仁120g 苦杏仁(去皮炒)60g大黄120g木香60g陈皮120g白芍60g性状为黄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苦、微甘。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

  • 乌梅红糖水

    药方名称乌梅红糖水处方乌梅9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乌梅、红糖加水1大碗,煎至半碗,去渣饮用。功能主治收敛,止血。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热饮服。摘录《民间方》

  • 养血润肠煎

    药方名称养血润肠煎处方生首乌15克,生当归9克,生赤芍9克,火麻仁15克。功能主治养血润肠,增液行舟。主血虚肠燥便秘。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王正公方

  • 苍柏樗皮丸

    药方名称苍柏樗皮丸处方黄柏、樗皮、海石、半夏、南星、川芎、香附、苍术、干姜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肥人湿痰所致白带。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白汤送下。如暑月,去干姜,加滑石

  • 枫香洗汤

    药方名称枫香洗汤处方枫香半斤,芎?2两,川大黄2两,黄芩2两,苦参3两,当归2两,川升麻2两,甘草2两,射干2两,蛇床子1两。制法上药并生用,为粗散。功能主治风隐疹。用法用量每用5两,以水1斗,煮取5

  • 解肠散

    药方名称解肠散别名解肠汤处方威灵仙1分,蕤仁1分,贯众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脏毒泻血。用法用量解肠汤(《急救仙方》卷四)。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秘传李防御五痔方》

  • 沉香化气丹

    药方名称沉香化气丹处方香附子1斤(炒,内4两生用),黑牵牛(头末)8两,苍术(米泔浸,炒)4两,青皮(炒)5两,陈皮5两,山药2两,枳壳(麸炒)2两,枳实(麸炒)2两,三棱(煨)2两,川厚朴(生姜汁炒

  • 五味消毒饮

    药方名称五味消毒饮处方银花18克 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3.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热毒蕴蒸肌肤,致生疔疮痈肿。红肿热痛,发热恶寒,舌红脉数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