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肤子散

地肤子散

方出《圣惠》卷三十三,名见《普济方》卷八十一:地肤子散

药方名称地肤子散

处方地肤子1两,枸杞子1两,营实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眼热目暗。

用法用量方中枸杞子,《圣惠》原作“枇杷子”,据《普济方》改。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三,名见《普济方》卷八十一

圣济总录》卷七:地肤子散

药方名称地肤子散

处方地肤子(炒)2两,紫葛(锉)1两半,白头翁(锉,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柔风。肢体弛缓不收,里急不能仰息,兼治妇人产后中风。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加至3钱匕,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圣惠》卷九十二:地肤子散

药方名称地肤子散

别名地肤子

处方地肤子半两,瞿麦半两,冬葵子半两,知母半两,黄芩半两,川升麻半两,木通(锉)半两,川大黄(锉,微炒)半两,猪苓(去黑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积热,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地肤子汤(《普济方》卷三八八)。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地肤子散

药方名称地肤子散

处方地肤子(新瓦上焙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痔疾。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用陈粟米饮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猜你喜欢

  • 参耆丸

    药方名称参耆丸处方真黄耆1斤,苦参(酒炒)1斤,茅苍术(米泔炒)1斤。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疥疮脓窠。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开水送下。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 萃仙丹

    药方名称萃仙丹处方沙苑子80两,山萸肉(炙)40两,巴戟肉(炙)40两,续断40两,芡实(炒)40两,苁蓉(炙)40两,锁阳40两,杜仲炭40两,莲须40两,龙骨(煅)20两,覆盆子40两,沉香5两,

  • 消咳喘糖浆

    药方名称消咳喘糖浆来源为满山红制成的糖浆剂。性状本品为红褐色的液体;气香,味甜、辛、苦。炮制取满山红200g,加40%乙醇约950ml,密闭,温浸(30~40℃)7日,每日搅拌2~3次,滤过,药渣压榨

  • 茶梅丸

    《证治准绳·类方》卷六:茶梅丸药方名称茶梅丸处方蜡茶(细末)白梅肉各适量制法捣和为丸。功能主治主赤白痢。用法用量每服20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乌梅汤下,泄泻不止,陈米饮下。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

  • 夺命大青金丹

    药方名称夺命大青金丹处方天竺黄1斤(末),墨2铤(不计大小,亦不得使尽),麝香1钱(研),朱砂1钱(研,水飞),水银半两,锡半两。制法上于铫内先熔锡化,入水银结砂子,乳钵内研开,次入诸药末研匀细,方用

  • 红花散瘀汤

    药方名称红花散瘀汤处方当归尾 皂角针红花苏木僵蚕连翘石决明穿山甲乳香贝母各3克大黄9克 牵牛6克功能主治治便毒。入房忍精,强固不泄,瘀精浊血凝结,两胯或小腹肿痛,小便涩滞。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200

  • 水葫芦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水葫芦丸药方名称水葫芦丸处方川百药煎(三两)人参(二钱)麦门冬(半两)乌梅肉(半两)白梅肉(半两) 干葛(半两)甘草(半两)炮制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鸡头实大。功能主

  • 经验万病无忧散

    药方名称经验万病无忧散处方槟榔2两,雷丸2两,贯众2两,大腹皮2两,京三棱2钱,蓬莪术2钱,鹤虱2钱,木香2钱,甘草4两,大黄10两(炒),粉霜2钱,牵牛(头末)1两半(生者)。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

  • 葱豉桔梗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葱豉桔梗汤药方名称葱豉桔梗汤处方鲜葱白3~5枚 苦桔梗3~4.5克 焦山栀6~9克淡豆豉9~15克 苏薄荷3~4.5克 青连翘4.5~6克 生甘草2~2.5克 鲜淡竹叶30片功能主

  • 大车螯散

    《普济方》卷二八八:大车螯散药方名称大车螯散处方大紫色车螯1个(黄泥固干,火煅通赤,去泥末之),大戟3分,芫花(醋炒)3分,甘遂3分,甘菊3分,槟榔3分,大黄3分,黄芩3分,漏芦3分,腻粉1分。制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