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左经汤

大黄左经汤

药方名称大黄左经汤

处方大黄(蒸)、细辛(去苗)、茯苓防己羌活黄芩前胡枳壳(麸炒,去瓤)、厚朴(去皮,锉,姜制,炒)、甘草(炙)、杏仁(麸炒,去皮尖,别研)。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风寒暑湿流注足阳明经,使腰脚痹痛,行步艰难,涎潮昏塞,大小便秘涩,腹痛呕吐,或复下利,恶闻食气,喘满肩息,或自汗谵妄。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空腹热服。

腹痛,加芍药;秘结,加阿胶;喘,加桑白皮紫苏;小便秘,加泽泻;四肢疮痒浸淫,加升麻。所加并等分。

摘录《三因》卷三

猜你喜欢

  • 回阳无价至宝丹

    《遵生八笺》卷十七:回阳无价至宝丹药方名称回阳无价至宝丹处方川楝子(取肉)乌药各60克 川牛膝熟地黄蛇床子茯神穿山甲肉苁蓉巴戟五味子人参泽泻大茴香槟榔各30克乳香9克沉香檀香各15克凤眼草6.克 鹿含

  • 固本健阳丹

    《万病回春》卷六:固本健阳丹药方名称固本健阳丹处方菟丝子(酒煮)45克 白茯苓(去皮、木)山药(酒蒸)牛膝(去芦,酒洗)杜仲(酒洗,去皮,酥炙)当归身(酒洗)肉苁蓉(酒浸)五味子(去梗)益智仁(盐水炒

  • 缓息汤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四:缓息汤药方名称缓息汤处方桑白皮45克 白茯苓15克 白僵蚕15克(炒,去丝)甘草7.5克(炙)杏仁15克(去皮、尖,研,后入)人参(去芦)7.5克桔梗(去芦)15克白术15克

  • 加减益元汤

    药方名称加减益元汤处方甘草、当归、白芍、川芎、陈皮、升麻、桔梗。功能主治痘症胖期虚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五

  • 加减柴胡汤

    《医略六书》卷二十三:加减柴胡汤药方名称加减柴胡汤处方柴胡8分,黄芩钱半,枳壳钱半(炒),牡蛎3钱,半夏1钱半(制),甘草5分,生姜3片,大枣3枚。功能主治伤寒少阳证,胁痛痞硬,脉弦数者。用法用量水煎

  • 除瘴消痛散

    药方名称除瘴消痛散处方紫金藤(又名开心草)。制法上擂酒服。功能主治蛇头疔及一切腹蛇瘴。用法用量以滓敷患处。摘录《准绳·疡医》卷三

  • 八岁汤

    药方名称八岁汤处方芍药2两,栀子2两,柴胡1两6铢,升麻2两半,黄芩2两半,黄连2两半,竹叶(切)1升半,桔梗1两半,细辛15铢,知母2两,大黄2两(1本有枳实、杏仁各1两半,无桔梗、黄连)。功能主治

  • 蒲公英粥

    药方名称蒲公英粥处方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粳米50~100克制法取干蒲公英或鲜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粥,以稀薄为好。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

  • 油调立效散

    药方名称油调立效散处方腻粉、绿矾、黄蘖(微炙.细研)、硫黄(研细),各等分。炮制上为细末研匀。功能主治治湿疥浸淫,流溃遍体,大作瘭浆,搔之水出,小如粟粒,痒痛难任,肌肤湿润,经久不瘥。用法用量以生油调

  • 黑白丸

    药方名称黑白丸处方马料豆1斤,白蒺藜(去刺)1斤。制法炒,磨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开胃消食,健脾补肾。主痞积。用法用量每服2-3钱,开水送下。摘录《纲目拾遗》卷八引《百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