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拔疔膏

拔疔膏

《青囊秘传》:拔疔膏

药方名称拔疔膏

处方银朱荔枝肉、蜗牛、鲜虾肉。

制法同捣为膏。

功能主治疔疮。

用法用量贴之。

摘录《青囊秘传》

《经目屡验良方》:拔疔膏

药方名称拔疔膏

处方菊花1钱5分,山慈姑1钱5分,升麻(瓦炙)1钱5分,血竭1钱5分,天花粉1钱,七叶1枝花,紫花地丁3钱,木耳3钱,皂角刺(各瓦炙)3钱,朱砂(水飞,净)3钱,川贝母(去心)3钱,知母(瓦炙,或用黄酒煮透,焙干亦可)3钱,蟾酥3钱(酒化,不见火),生甘草5分,麝香5分,蓖麻子肉1两(去壳衣,捣烂用)。

制法上药除麝香蟾酥血竭蓖麻子肉、朱砂、生甘草6味,余概用瓦炙存性,同前药为极细末,同蓖麻肉捣烂成膏。如干,加山东胭脂,如无,麻油亦可。

功能主治疔疮。

用法用量用时先将银针刺破疔根,入此膏少许,掩以膏药1对。周时疔自拔出矣。

摘录《经目屡验良方》

《梅氏验方新编》七集:拔疔膏

药方名称拔疔膏

处方去油乳香2钱,去油没药2钱,血竭2钱,人言2钱,儿茶2钱,飞净青黛2钱,蟾酥2钱,象皮(焙燥)2钱,麝香6分,冰片4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用枣肉以石锤打极匀为丸,如芡实大,飞净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一切红丝、蛇头疔,及诸疽毒。

用法用量用1丸,加蜜少许调匀,涂于疔顶,以膏盖之,1宿即消;如毒甚,明日再涂1次。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七集

猜你喜欢

  • 沥青膏

    《理瀹》:沥青膏药方名称沥青膏处方松香(生姜、葱白、韭白、大蒜、白凤仙、闹羊花、商陆根各取汁1碗,烧酒、米醋、童便各1碗,按次第制松香一过,再用水熬)1两,川乌1两,草乌1两,苍术1两,白芥子1两,萆

  • 连环串

    药方名称连环串处方麸皮2钱,朱砂2分,代赭石1钱,炒草灰4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病。用法用量作2服。摘录《串雅补》卷二

  • 枳实膏

    药方名称枳实膏处方枳实(炙)30克茺蔚子防己各37.5克升麻45克竹叶40克石膏60克芒消90克功能主治治风疹肿痒。用法用量上药用麻油12升,煎四五沸,去滓,涂患处。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七引《婴孺方

  • 丁香茱萸汤

    《兰室秘藏》卷中:丁香茱萸汤药方名称丁香茱萸汤别名丁香安胃汤(《医学正传》卷三)。处方黄柏0.9克 炙甘草丁香柴胡橘皮各1.5克升麻2.1克吴茱萸苍术人参各3克当归身4.5克 草豆蔻仁黄耆各6克制法上

  • 益气丸

    药方名称益气丸处方麦门冬(去心)人参各6克橘皮(去白)桔梗炙甘草各4.5克五味子(去籽)3克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水浸油饼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补肺益气。治言多损气,神疲懒语。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

  • 点眼白矾粉

    药方名称点眼白矾粉处方白矾(色明净者)。制法上研如粉。功能主治目热,息肉淫肤,赤白膜。用法用量每点如黍米大于翳上。即泪出,以新绵拭之,其病逐泪出。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 加味红花散

    药方名称加味红花散处方生地5钱,秦归2钱,赤芍3钱,干荷叶2钱,牡丹皮2钱,红花1钱,蒲黄(生炒各半)3钱。功能主治清热活血。主产后血晕之血瘀证,偏于热邪者,面带红色,神昏口噤,甚至不省人事,胸满心烦

  • 补脾助元散

    药方名称补脾助元散处方白术(新者)3两(米泔浸1宿,晒干,铜锅内隔纸炒过),白茯苓(坚者,去皮)1两,莲肉(去心)1两5钱,广陈皮(去白)1两,大麦芽(炒去壳,取粉)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入白糖

  • 橘甘汤

    药方名称橘甘汤处方桔梗2两,甘草(炙)1两,橘皮1两,半夏(姜制)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咽喉噎塞堵闭,咳咯脓或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小盏,加生姜7片,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医

  • 马通汤

    《普济方》卷三四四引《肘后方》:马通汤药方名称马通汤处方马通汁1升,干地黄4两,阿胶4两,当归3两,艾叶3两。功能主治妊娠卒惊奔走,或从高坠下,暴出血数升。腰痛损伤,下血不止。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