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竹沥膏

柏竹沥膏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柏竹沥膏

药方名称柏竹沥膏

别名慈竹沥膏(《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七)。

处方慈竹1段(去两头节)黄柏(去粗皮,刮细者,满填竹内)

制法用砖对立,置竹砖上,两头各安净碗,以干竹火,烧令沥出,尽收之。

功能主治治赤眼障翳。

用法用量以钗股铜箸蘸药点眼。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

《三因》卷十六:柏竹沥膏

药方名称柏竹沥膏

处方慈竹1段(去两头节)、黄柏(去粗皮,刮细者,满填竹内)。

制法用砖对立,置竹砖上,两头各安净碗,以干竹火烧令沥出,尽收之。

功能主治赤眼障翳。

用法用量以钗股铜筷点。

摘录《三因》卷十六

猜你喜欢

  • 牛黄解毒丸

    药方名称牛黄解毒丸处方牛黄5g雄黄50g石膏200g大黄200g黄芩150g桔梗100g冰片25g甘草50g性状为棕黄色的大蜜丸;有冰片香气,味微甜而后苦、辛。炮制以上八味,除牛黄、冰片外,雄黄水飞成

  • 肥白丸

    药方名称肥白丸处方黄连(去须,微炒)半两,芜荑仁(微炒)半两,川楝子肉(炒黄)半两,神曲(微炒)半两,使君子仁半两,木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用猪胆汁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常服杀虫进饮食。主小儿体热多

  • 和荣膏

    药方名称和荣膏处方前胡2两,白芷2两,细辛2两,官桂2两,白术2两,川椒2钱,川芎2两,吴茱萸1两5钱,黑附子1两5钱,当归1两5钱。制法上锉捣,以茶、酒3升拌匀,同窨1宿,以炼成猪脂膏5斤,入药微煎

  • 调气养神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调气养神汤药方名称调气养神汤处方龙眼肉24克柏子仁15克 生龙骨(捣碎)15克 生牡蛎(捣碎)15克远志(不炙)6克生地黄18克天门冬12克甘松6克 生麦芽9克 菖蒲6克甘草4

  • 扶桑延年至宝丹

    药方名称扶桑延年至宝丹处方巨胜子1斤,枸杞子1斤,何首乌1斤,冬青8两,破故纸8两,山萸肉1斤,巴戟4两,桑叶10斤,柏子仁1斤,蛇床子1斤,川椒半斤。制法上为极细末,同金樱子膏15斤、白蜜20斤,同

  • 金铃子散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金铃子散药方名称金铃子散处方金铃子 玄胡索各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治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致患心腹胁肋诸痛,或发或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现用

  • 宽中理气丸

    《鸡峰》卷二十:宽中理气丸药方名称宽中理气丸处方木香半两,青皮1两,陈皮1两,槟榔半两,白蔻仁半两,萝卜子半两,荜澄茄半两,干姜半两,胡芦巴半两,丁香皮半两,厚朴半两,黑牵牛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

  • 搐鼻法

    药方名称搐鼻法别名救苦散处方川芎3钱,藿香3钱,藜芦3钱,玄胡索2钱,牡丹皮2钱,朱砂(水飞)2钱。制法共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治伤风寒,头目不清并客忤。用法用量以少许吹鼻,得嚏,则邪气出矣。摘录《育婴秘

  • 肠风槐角丸

    《鳞爪集》卷二:肠风槐角丸药方名称肠风槐角丸处方槐角8两,地榆8两,黄耆8两,当归8两,川芎4两,阿胶2两,升麻8两,生地8两,条芩8两,连翘8两,秦艽8两,防风4两,白芷4两,川连4两。制法上为细末

  • 冰炭散

    药方名称冰炭散处方栀子仁白芷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鼻血不止。用法用量吹鼻中。摘录《嵩崖尊生》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