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芩清膈煎

柴芩清膈煎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芩清膈煎

药方名称柴芩清膈煎

处方柴胡2.4克 生锦纹(酒浸)4.5克 生枳壳4,5克 焦山栀9克 青子芩4.5克 苏薄荷4.5克 苦桔梗3克 青连翘6克 生甘草1.8克 鲜淡竹叶36片

功能主治攻里兼和解。主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憹,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君以凉膈散法,以生军领栀、芩之苦降,荡胃实以泄里热,佐以枳、桔,引荷、翘、甘、竹之辛凉,宣膈热以解表邪;妙在柴胡黄芩,分解寒热。为少阳阳明攻里清膈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柴芩清膈煎

药方名称柴芩清膈煎

处方柴胡8分,生锦纹(酒浸)1钱半,生枳壳1钱半,焦山栀3钱,青子芩1钱半,苏薄荷1钱半,苦桔梗1钱,青连翘2钱,生甘草6分,鲜淡竹叶36片。

功能主治攻里清膈。主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憹,大便不通。

各家论述君以凉膈散法,生军领栀、芩之苦降,荡胃实以泄里热;佐以枳、桔,引荷、翘、甘、竹之辛凉,宣膈热以解表邪;妙在柴胡黄芩分解寒热。此为少阳、阳明攻里清膈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猜你喜欢

  • 灵验白浊丸

    药方名称灵验白浊丸处方海金沙1两,甘草1两,滑石1两,生大黄1两,黄柏1两,琥珀1钱。制法上为末,鸡蛋清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白浊。摘录《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 白僵蚕膏

    药方名称白僵蚕膏处方白僵蚕(炒)半两,白鱼10枚,白石脂1分,白附子1分(炮),鹰屎1分,腊月猪脂2两。制法上药除猪脂外,捣罗为末,细研,以猪脂和令匀,瓷盒中盛。功能主治面上瘢痕。用法用量旋取敷瘢痕上

  • 二矾丸

    药方名称二矾丸处方白矾(烧令汁尽)2两,绿矾(烧过)2两,栝楼(烧存性)2两,猬皮(烧存性)2两,诃黎勒(煨,去核)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白附子(炮)2两,天南星(姜汁浸一宿,焙)2两,半夏(

  • 八宝膏

    《喉科紫珍集》卷下:八宝膏药方名称八宝膏处方黄丹1两,宫粉1两,血余(滚水泡洗)1两,铜青3两,白蜡2两(黄蜡亦可),未后(即黑山羊粪。以新瓦晒露7昼夜,不可经雨,为末)1两(或用午后,即白马粪)。制

  • 健脾除湿汤

    《中医杂志》:健脾除湿汤药方名称健脾除湿汤处方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壳15克,黄柏15克,芡实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功能主

  • 枸杞菖蒲酒

    药方名称枸杞菖蒲酒处方枸杞根100斤,菖蒲5斤。制法上细锉,以水4石,煮取1石6斗,去滓,酿2斛米酒熟。功能主治缓急风,四肢不随,行步不正,口急及四体不得屈伸。用法用量稍稍饮之。摘录《千金》卷七

  • 白癜膏

    药方名称白癜膏处方附子3两,天雄3两,防风2两,乌头3两。制法上以猪膏3升煎之。功能主治白癜。用法用量敷上。摘录《医心方》卷四引《极要方》

  • 黑芥丸

    药方名称黑芥丸处方桂、胡椒、白芥子、黑芥子、大戟、甘遂各等分。制法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痰痞满。用法用量每服10丸,姜汤送下。摘录方出《普济方》卷一六七,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

  • 桂枝柴胡各半汤加吴萸楝子茴香木香

    药方名称桂枝柴胡各半汤加吴萸楝子茴香木香处方桂枝、吴茱萸、黄芩、柴胡、人参、广木香、生姜、白芍、大枣(去核)、川楝子、小茴香、半夏、炙甘草。功能主治燥金司令,头痛,身寒热,胸胁痛,甚则疝瘕痛者。各家论

  • 买子木汤

    药方名称买子木汤处方买子木1两,当归1两(锉,微炒),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红雪1两半,赤芍药1两半,东向桃枝3两(锉)。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折,瘀血聚于腹中,不便,结颗块冲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