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瘰疬膏

瘰疬膏

疡医大全》卷十八:瘰疬膏

药方名称瘰疬膏

处方金线重楼4两,金线吊虾蟆4两,蓖麻仁4两,商陆4两,天南星2两,半夏2两,露蜂房2两,防风2两,蛇蜕2两,大黄1两,土木鳖1两,穿山甲1两,番木鳖1两,射干1两,川乌1两,草乌1两,枳壳1两,当归1两,红花1两,白芷1两,僵蚕1两,紫花地丁1两,紫背天葵1两,活雄鼠1个,干蟾1个,芫花1两5钱,巴豆肉5钱,急性子5钱,鲫鱼4尾。

制法麻油3斤浸七日,熬枯去滓,复入净锅内,熬至滴水成珠,称热油1斤,加银朱8两,收之成膏,下净黄蜡8两,再下乳香(去油)、没药(去油)、血竭儿茶各5钱,麝香2钱,潮脑2两,乳细下之,搅匀,收贮,摊宜厚些,速效如神。

功能主治瘰疬。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回春》卷八:瘰疬膏

药方名称瘰疬膏

处方真香油4两,象皮3钱,黄蜡3钱,官粉1两5钱,乳香3钱,没药3钱,孩儿茶1两,龙骨1两5分,血竭1钱。

制法真香油熬象皮令熟,去滓,入黄蜡、官粉,离火凉温,入乳香没药、孩儿茶龙骨血竭,搅匀,以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任意点之。

摘录《回春》卷八

普济方》卷二九一:瘰疬膏

药方名称瘰疬膏

处方灯心灰半两,乳香半两,黄丹半两,定粉半两。

制法麻油4两,煎成膏子。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贴之。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一

《蕙怡堂方》卷三:瘰疬膏

药方名称瘰疬膏

处方大黄1两(入麻油熬枯,去滓离火),轻粉5钱,官粉5钱,白蜡5钱,黄蜡1两,乳香1钱半,没药1钱半,冰片2分。

制法上药入油内熬膏。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蕙怡堂方》卷三

《青囊秘传》:瘰疬膏

药方名称瘰疬膏

处方没药(炙,末)2钱,乳香(炙,末)2钱,血余炭(研,末)2钱,穿山甲(炙,末)3片,番木鳖(去皮,切片)8个,东丹2两,麻油3两,麝香(俟膏冷调入)1分。

制法先将木鳖肉麻油熬枯取出,并各药研细,俟油熬至滴水成珠,入各药末,令和匀,后起锅放地下,入东丹,将柳枝不住手搅,膏老嫩得中。如老,丹少入,嫩,丹多入,候冷,入踌香末和匀,起锅,入冷水三日,退火气,方可摊贴。

功能主治瘰疬。

摘录《青囊秘传》

猜你喜欢

  • 龟甲散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龟甲散药方名称龟甲散处方龟甲(炙)木通(锉)远志(去心)菖蒲各15克制法上四味,捣罗为细散。功能主治治健忘。用法用量空腹时用酒调服1.5克,渐加至3克。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方

  • 刘寄奴酒

    药方名称刘寄奴酒处方刘寄奴10g甘草10g 白酒100ml炮制1. 将刘寄奴与甘草捣碎;2. 放入锅中,加水200ml,煎至100ml;3. 再倒入白酒100ml,煎至100ml,去渣备用。功能主治破

  • 健民咽喉片

    药方名称健民咽喉片处方玄参、麦冬、蝉蜕、诃子、桔梗、板蓝根、胖大海、地黄、西青果、甘草、薄荷素油、薄荷脑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褐色;气香,味甜,具清凉感。炮制上十二味,薄荷素油、薄荷脑

  • 快痘丹

    药方名称快痘丹处方鲜蛤蟆1个(酥炙,为末,听用),麻黄3两(熬成膏子)。制法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痘出不快。用法用量每服3-7丸,用白酒送下。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 赤淋丸

    药方名称赤淋丸处方茯苓、生地、知母、黄柏、续断、杜仲、丹参、甘草、白芍。功能主治赤淋。摘录《妇科玉尺》卷五

  • 丁香煮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煮散药方名称丁香煮散处方丁香(不见火)、红豆(去皮)、青皮(去白)、甘草(炙)、川乌(炮.去皮.脐)、陈皮(去白)、干姜(炮)、良姜(炮.去芦头),各四两。益智

  • 正容膏

    药方名称正容膏处方蓖麻子15克(去皮)冰片1.8克制法共捣成泥。功能主治治面风。(中风)用法用量敷于患处,左歪敷右,右歪敷左。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三一肾气丸

    药方名称三一肾气丸处方熟地费 生地黄山药(俱怀庆者)山茱萸肉各120克牡丹皮赤白茯苓泽泻锁阳龟版各90克牛膝(川者)枸杞子(甘川)人参(辽)麦门冬天门冬各60克知母黄柏五味子(辽)肉桂各30克制法上药

  • 参莲艾附汤

    药方名称参莲艾附汤处方党参5钱,莲米3钱,芡实3钱,茯神4钱,艾叶(炒焦)3钱,附片4钱,层故纸2钱,银杏3钱。功能主治养心补气。主气虚白带,久下不止,面色苍白,四肢清冷,心悸气短,小便频数,舌苔花白

  • 九灵汤

    药方名称九灵汤处方熟地2两,山茱萸1两,白术2两,防己1钱,紫花地丁1两,荆芥(炒黑)3钱,生地5钱,丹皮5钱,生甘草3钱。功能主治腰眼生疽疼痛。用法用量水数碗,煎1碗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