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秘传斗门散

秘传斗门散

药方名称秘传斗门散

处方黑豆(炒.去皮)十二两,干姜(炮)四两,罂粟壳(蜜炒)半斤,地榆(炒)、甘草(炙),各六两;白芍药三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八种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下瘀血,或成片子,或有五色相杂,日夜频并。

兼治噤口恶痢,里急后重,久渴不止,全不进食,他药不能治者,立见神效。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同煎至七分,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银翘败毒汤

    药方名称银翘败毒汤处方银花9克马勃4.5克葛根6克牛蒡子4.5克蝉蜕3克连翘6克石膏15克僵蚕6克板蓝根4.5克功能主治治温痧发于春时,咽喉痛,吐鲜血,手足起红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温热经解》

  • 黑铅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九:黑铅散药方名称黑铅散别名青金散处方黑铅沙子(画家银涂是也)。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下虫。主寸白虫累取不尽,久令人面黄,心中如饥。用法用量青金散(《普济方》卷二三九)。摘录《圣济

  • 桂黄丸

    药方名称桂黄丸处方硫黄4两,桂1两,白术1两,赤茯苓1两,泽泻1两,猪苓1两,黄橘皮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水气肿满,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橘皮汤送下。摘录《

  • 黄瓜根丸

    药方名称黄瓜根丸处方黄瓜根3两,黄连3两(去须)。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渴热,或心神烦乱。用法用量每于食后以温水下20丸。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六

  • 桂枝加人参附子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人参附子汤处方桂枝1两半,白芍1两半,甘草(炙)1两,附子(炮)半个,人参1两半。功能主治阳虚,腠理不固,恶寒自汗,脉浮虚。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摘录《金匮翼》

  • 黄连解毒加味汤

    药方名称黄连解毒加味汤处方黄连、黄芩、栀子、黄柏、丹皮、生地黄、甘草(生)、金银花、连翘(去心)。功能主治痘当落痂之后,其瘢或紫或焦或黑,现证通身壮热,烦渴不宁,皆因灌浆时浆未充足,毒未尽化故也。用法

  • 保元快斑汤

    药方名称保元快斑汤处方人参、黄耆(炙)、甘草(炙)、茯苓、升麻、甲片(炮)。功能主治痘疹元气虚弱,不能运毒,斑痕不化,不能起脓成浆。用法用量生姜为引,酒煎服。若见点时白头如(疒咅),元气虚弱,色不红活

  • 京三棱煎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京三棱煎丸药方名称京三棱煎丸处方京三棱(煨,锉)1两,蓬莪术(煨,锉)1两,芫花(醋炒焦)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青橘皮(去白,焙)1两,硇砂(去石,研)半两,附子(炮裂

  • 半丁丸

    药方名称半丁丸处方半夏(半服者)半两(汤洗7次,为末)、丁香1钱(重碾碎)。制法上将半夏末水搜作剂,包丁香,再以面裹煨令熟,去面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婴孩小儿风痰在膈,痰盛咳嗽,作热

  • 乌犀圆

    药方名称乌犀圆处方白术(米泔浸一宿.切.焙干.微炒)、白芷、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天竺黄(细研)、虎骨(酒醋涂.炙令黄)、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令熟)、何首乌(米泔浸一宿.煮过.切.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