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艾叶汤

艾叶汤

方出《千金》卷二,名见《产孕集》卷上: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3两,阿胶3两,芎藭2两,当归3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妊娠2-3月至8-9月,胎动不安,腰痛,已有所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胶令消,分3服,日3次。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名见《产孕集》卷上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黄连(去须)1两,茯神(去木)1两,桑耳1两,代赭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白茅根(切)1两,白芷1两,阿胶(炒燥)1两,白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漏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一: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1两,诃黎勒1两(煨,用皮)。

功能主治霍乱后,洞下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分温3服。如人行5里,温再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一

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子母秘录》,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九: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半斤。

功能主治倒产及子死腹中。

用法用量以酒4升,煮取2升,分温服。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九引《子母秘录》,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炙干)3分,桑上寄生(锉,炒)1两半,人参2两,茯神(去木)3分,阿胶(炙令燥)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外因惊动,胎内不安,转移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糯米半合,葱白3寸(并须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千金》卷二: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2两,丹参2两,当归2两,麻黄2两,人参3两,阿胶3两,甘草1两,生姜6两,大枣12枚。

功能主治妊娠2月,中风寒,有所动摇,心满,脐下悬急,腰背强痛,卒有所下,乍寒乍热。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艾汤”。

注意海藻菘菜

摘录《千金》卷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捣,绞取汁)1盏,阿胶(炙令燥)半两,蜜1合。

功能主治妊娠卒下血不止,胎上逼心,手足逆冷欲死。

用法用量煎取1盏,去滓,分为2服,温温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炒)1两,芎藭1两,当归(炙,锉)1两,干姜(炮)1两,白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胞中虚冷,致胎萎燥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去梗,炙)1分,白芷1两,阿胶(炙令燥)1两,白术(锉,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黄连(去须)1两,茯神(去木)1两半,地榆皮1两半,赤石脂(研)1两半,黄芩(去黑心)半两,肉豆蔻(去壳)1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捣成末)1两,阿胶(炙令燥)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堕胎后,血出不止,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5分,去滓,空腹服之。未效更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参、苓、术、芎、归、白芍、熟地、黄耆阿胶陈皮香附前胡杜仲乌梅生姜

功能主治益精。主妊娠二月,胎动不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

普济方》卷二三一: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伏道艾叶生姜各等分,杏仁(生,去皮尖)、松节明子木。

功能主治男女虚劳咳嗽,痰涎不止。

用法用量力中杏仁松节明子木用量原缺。

若便血,去杏仁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一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苎麻叶槐叶柳叶白及防风白芷升麻各等分。

功能主治阴(匿虫)。

用法用量上晒燥,为粗末,入麝少许,以器贮马桶内,点着,令患者坐马桶上,遮紧勿走烟,熏两个时辰。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圣惠》卷十: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半两(细锉,炒微黄),生干地黄半两,阿胶1分(杵碎,炒令黄燥,为末)。

制法上药和匀,分为2服。

功能主治伤寒衄血及吐血,连日不绝,欲死。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下赤马通汁1合半,搅令匀,不拘时候,放温频服。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艾叶(炒)半两,白芍药3分,熟干地黄(焙)1两,干姜(炮)半两,阿胶(炙令燥)1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坠堕颠扑,内伤脏气,吐唾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经心录》,名见《医统》卷八十三引《录验》:艾叶汤

药方名称艾叶汤

处方防风3两,大戟2两,艾5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妇人阴中肿痛不可近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5升,温洗阴中,日3次。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经心录》,名见《医统》卷八十三引《录验》

猜你喜欢

  • 红蓝花饮子

    药方名称红蓝花饮子处方红蓝花半两,紫葛半两(锉),赤芍药半两(锉),生地黄汁3合(后下),童子小便2合(后下),蒲黄半两。功能主治产后血气攻心,烦闷,气欲绝,不识人。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酒半盏,煎至8

  • 六香膏

    药方名称六香膏处方白檀香1两,沉束香1两,丁香1两,零陵香1两,甘松香1两,八角香1两。制法上为粗末,入3升蜜中浸之,封口,经7日或10日,取出于火上微温,下筛去滓,乃入三柰子细末5钱、小脑末3钱、冬

  • 加减归芍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芍地黄汤处方生地5钱,萸肉3钱,山药3钱(炒),茯苓1钱半,当归3钱,丹皮1钱半,白芍1钱半(炒),麦冬3钱(去心),五味1钱半。功能主治交接出血,脉虚数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

  • 六味清凉汤

    《会约医镜》卷七:六味清凉汤药方名称六味清凉汤处方黄芩黄柏大黄(酒炒)栀子(炒)胆草泽泻各等分功能主治治体旺,脉洪而滑,二便闭涩,口渴喜冷,热甚腰痛者。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摘录《会约医镜》卷七《会约》

  • 金粟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金粟汤药方名称金粟汤处方陈皮(去白)一两一分,车前子(炒)四两,干姜(炮)二两,甘草(炒)、***(去瓤.蒂.蜜炒),各半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室女

  • 活脓散

    《普济方》卷二九二引《鲍氏方》:活脓散药方名称活脓散处方防风半两,当归半两,人参半两,川芎半两,金星草5叶,羌活3钱,甘草3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瘰疬出脓不快,肢节烦疼,寒热口干。用法用量每服2钱,

  • 善夺汤

    药方名称善夺汤处方茯苓30克车前子9克白术9克柴胡3克白芍15克陈皮0.9克 金半夏3克功能主治治脾胃气郁,心腹饱满作胀,时或肠鸣,数欲大便,甚则心疼,两胁填实,为呕为吐,或吐痰涎,或呕清水,或泻利暴

  • 立止灵丹

    药方名称立止灵丹处方当门子2钱5分,川连5钱,白芷1两。制法上为细末,入瓷瓶封固。功能主治痢疾泄泻,昼夜无数次者。用法用量红痢用蜜为丸,白痢用姜汁为丸,红白痢用醋为丸,如黄豆大。纳脐中,外贴小膏药。止

  • 烧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烧脾散药方名称烧脾散处方赤芍药、干姜(炮),各六两半。良姜(油炒)十两,甘草(炙)四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心气脾痛,冷痰翻胃,脐腹刺痛,呕吐

  • 还素汤

    药方名称还素汤处方荆芥、菊花、蝉衣、桑叶、青葙子、谷精珠、薄荷、夏枯草。功能主治目赤,恶风流泪羞明,不能开视,甚且作痛,脉浮数。摘录《内科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