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防解毒汤

荆防解毒汤

症因脉治》卷四:荆防解毒汤

药方名称荆防解毒汤

处方荆芥防风薄荷连翘枳壳桔梗木通甘草、淡竹叶

功能主治湿热痢初起,恶寒头痛,身热,表未解,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如有太阳症,加羌活;阳明症,加葛根;少阳症,加柴胡;湿气胜,腹不痛,加川芎苍术;热气胜,腹大痛,加川连、枳壳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治痘全书》卷十三:荆防解毒汤

药方名称荆防解毒汤

处方荆芥防风黄芩(酒炒)、黄柏(酒炒)、元参、牛蒡子、升麻

功能主治痘已见,毒火熏灼于中,使疹挟出于外,其间有碎密若疮一样者;痘夹斑、夹麻或夹丹者。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片玉痘疹》卷上:荆防解毒汤

药方名称荆防解毒汤

处方荆芥穗、防风黄芩牛蒡子(炒)、酒柏、小甘草玄参升麻知母人参石膏连翘

功能主治解毒,消散斑疹。主痘已见形,火毒熏灼于内,夹疹而间有碎密若芥子;或夹斑,而皮肤鲜红成块者。

用法用量加淡竹叶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上

《金鉴》卷五十九:荆防解毒汤

药方名称荆防解毒汤

处方薄荷叶、连翘(去心)、荆芥穗、防风黄芩黄连牛蒡子(炒,研)、大青叶、***人中黄

功能主治麻疹见形三日之后,因调摄不谨,或为风寒所袭,或为邪秽所触,以致毒反内攻,1-2日疹即收没,轻则烦渴谵狂,重则神昏闷乱者。

用法用量用灯心、芦根为引,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九

《金鉴》卷五十六:荆防解毒汤

药方名称荆防解毒汤

处方荆芥防风赤芍药、生地黄甘草(生)、金银花木通桔梗地骨皮连翘(去心)。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热在肌表,痘痂宜落不落,其痂一半掀起,一半咬紧,身热干燥,肌肤红赤。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六

猜你喜欢

  • 活魂丹

    药方名称活魂丹处方血竭、乳香、没药、铜绿、枯白矾、黄丹、穿山甲(煨胖)1钱,轻粉5分,蟾酥5分,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用蜗牛捣膏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一切恶疮。杨梅、天泡疮溃烂,喉穿鼻崩,脓血淋漓

  • 羚羊散血饮

    药方名称羚羊散血饮处方羚羊角0.3g,酒黄芩12g,青黛0.3g,赤芍9g,牡丹皮9g,茜草9g,小蓟12g。功能主治清肝解郁,凉血活血。主云雾移睛,证属气郁化火,迫血妄行,发病急骤,见影色红,头痛目

  • 麻仁饮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麻仁饮药方名称麻仁饮处方***仁半升,羚羊角屑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卒失音,牙关紧急。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酒、水各1盏,共煎至1盏,去滓温服,每日2次。摘录《圣济总录》卷

  • 加味防己黄耆汤

    药方名称加味防己黄耆汤处方防己1两,甘草半两,白术7钱半,黄耆1两1分,加木瓜、苍术、薏苡仁、独活。功能主治风湿相搏,客于皮肤,四肢少力,关节烦痛。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观聚方》卷一

  • 昆海排石汤

    药方名称昆海排石汤处方昆布18克,海藻18克,红花9克,桃仁12克,柴胡12克,白芍24克,枳实9克,海金砂12克,冬葵12克,滑石15克,大黄9克,鸡内金6克,琥珀6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通淋利湿,

  • 代赭石汤

    药方名称代赭石汤处方代赭石(打碎)3两,陈皮1两,桃仁半两(炒),桂半两,吴茱萸(盐炒)半两。制法上各锉碎。功能主治逆气上冲,鼻息滞塞不通。用法用量每服2两,水3大盏,加生姜3分,同煎至1盏,去滓,食

  • 柏叶浸剂

    药方名称柏叶浸剂处方鲜侧柏叶32克,75%酒精100毫升。功能主治清泄肺热,凉血解毒。主热邪伤肺,皮毛憔悴。用法用量鲜侧柏叶放入精酒中浸泡,7天后方可使用。用棉球蘸药液少许,涂搽患处。摘录丰明德方

  • 燔发散

    药方名称燔发散处方白石脂1分,发(烧)2分,甘草(炙)2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肠僻下脓血。用法用量每服2刀圭,米汁和下日2次。摘录《准绳·幼科》卷七

  • 凉血去湿补阴益气丸

    药方名称凉血去湿补阴益气丸处方真茅山苍术2斤,怀生地(酒洗)1斤,甘菊花1斤,车前子(米泔浸)8两,人参8两,牛膝8两,白茯苓8两(人乳拌积粉至1斤)。制法天门冬熬膏为丸。功能主治虚弱。用法用量口服。

  • 抗荨麻疹散

    药方名称抗荨麻疹散处方胡麻15克,苦参15克,山豆根15克,威灵仙15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祛风止痒。主感受风邪,郁于肌肤,营血不和。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末,每次10克,日服2次。摘录赵子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