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贝母煎

贝母煎

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秘录》:贝母煎

药方名称贝母煎

处方贝母90克紫菀五味子百部杏仁(去皮、尖、两仁者,研)甘草(炙)各60克

制法上六味,切。

功能主治化痰润肺止咳。主暴热咳嗽。

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另用地黄汁300毫升,生麦门冬汁100毫升,白蜜50毫升,好酥20毫升,生姜汁10毫升,先取地黄麦门冬汁及汤汁和煎减半,纳酥、姜汁,搅不得停手,又减半,纳蜜煎如稠糖即成。取如枣大含嚼之,日三,夜再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莱、咸物。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秘录》

《圣惠》卷四十六:贝母煎

药方名称贝母煎

处方贝母1两(煨微黄),紫菀1两(去苗土),五味子半两,百部半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根白皮1两(锉),白前半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卒咳嗽,胸膈不利,痰涎喘急。

用法用量以水5大盏,煎至1大盏半,去滓;入生地黄汁5合,生麦门冬汁3合,白蜜3合,酥2两,于银锅内,以慢火煎成膏,收于不津器中。每服1茶匙,含化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外台》卷九引《延年秘录》:贝母煎

药方名称贝母煎

处方贝母3两,紫菀2两,五味子2两,百部根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者,研)2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暴热咳。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和地黄汁3升,生麦门冬汁1升,白蜜5合,好酥2合,生姜汁1合;又先取地黄麦门冬及汤汁和煎减半;纳酥、姜汁,搅不得停手,又减半;纳蜜煎如稠糖,煎成。取如枣大,含咽之,日3夜2服。

注意海藻菘菜、咸物。

摘录《外台》卷九引《延年秘录》

医学集成》卷三:贝母煎

药方名称贝母煎

处方贝母、桑皮、苏子、花粉、沙参百合、前罔、射干薄荷枇杷叶。

功能主治小儿肺热胀满,发为龟胸。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鸡峰》卷二十二:贝母煎

药方名称贝母煎

处方贝母、知母榧子仁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漏疮积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食前艾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 柳叶汤

    药方名称柳叶汤处方生柳叶3斤(细切,冬用皮)。功能主治漆疮。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煮取7升。适寒温洗之,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 大葛根汤

    药方名称大葛根汤处方干葛、石膏、枳壳、大黄、广皮、甘草、知母。功能主治阳明表邪未尽,大便秘结,积热上冲,头痛。阳明经表未解,里热内结,口渴便秘。注意若带恶寒表热,症兼太阳者,即不可用。摘录《伤寒大白》

  • 北枣散

    药方名称北枣散处方北枣1枚(去核,入鸭嘴胆矾1片在内,纸裹火煅通红,出火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疳。用法用量敷牙左右。摘录《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

  • 乳癖消方

    药方名称乳癖消方处方丹参18克,麦芽18克,白芍12克,首乌12克,淮山药12克,当归9克,党参9克,香附9克,女贞子15克。功能主治疏肝养血,通络化痰。主肝郁血虚,痰凝气滞。(男性乳房发育症)用法用

  • 佛桑散

    药方名称佛桑散处方木槿花不拘多少。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浓煎汤,先熏,通手淋渫。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 萝卜子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萝卜子丸药方名称萝卜子丸处方萝卜子4两(炒令黄色),雷丸1两(炒,煮),白附子1两半(炮),槟榔半两,陈橘皮(去白)2两,蓝根2两(炒黄)。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如绿豆大。功能

  • 加减人参丸

    药方名称加减人参丸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阿胶、苏梗、桑寄生。功能主治受孕后,因色欲过甚,精血暗损,荫胎不足,胎系不固,胎不长成,而每致半产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补血定痛汤

    药方名称补血定痛汤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熟地1钱,白芍(酒炒)1钱,玄胡索7分,桃仁(去皮研细)3分,红花3分,香附5分,青皮(炒)5分,泽兰5分,牡丹皮5分。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小产后瘀血腹痛。

  • 除风清脾饮

    药方名称除风清脾饮处方广陈皮连翘防风知母玄明粉黄芩玄参黄连荆芥穗大黄桔梗生地各等分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散风邪,泻脾火。主栗疮,白睛及险内红赤,睑内黄白色颗粒累累,胞肿,眵泪胶粘,痒痛难开。用法用量用

  • 防葛二陈汤

    药方名称防葛二陈汤处方防风干葛半夏白茯苓甘草广皮功能主治主偶遇风寒,引发伏痰,即发呕吐,呕出痰涎,头额疼痛,面赤面热,苔腻脉滑。用法用量水煎服。风寒,加生姜;风热,加山栀、黄连、竹茹。摘录《症因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