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败蒲散

败蒲散

《圣惠》卷六十七:败蒲散

药方名称败蒲散

别名败蒲汤

处方败蒲1两半(烧灰),牡丹1两,当归1两(锉,微炒),芎?1两,赤芍药1两,豉心1合,蒲黄半两,生干地黄1两,川朴消1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折内损,瘀血不散。妇人因血涩内瘀不散,疼痛者。

用法用量败蒲汤(《圣济总录》卷一四四)。《圣济总录》本方用法: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入地黄汁一合,朴消一钱匕,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圣惠》卷六十七:败蒲散

药方名称败蒲散

处方败蒲1握(细锉),旧麻甑带1握(细锉),乱发1鸡子大(烧灰),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半两,桂心半两,桃仁49枚(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马坠伤损,内有瘀血,筋骨疼痛,腹中(疒丂)刺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小盏,酒1小盏,煎至1盏,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圣惠》卷七十六:败蒲散

药方名称败蒲散

处方败蒲1两,白术1两,诃黎勒1两(煨,用皮),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白芷半两,赤芍药半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当归1两(锉,微炒),艾叶半两(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5-6日,忽患腹内(疒丂)刺痛,兼有恶血下,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猜你喜欢

  • 炉甘石洗剂

    药方名称炉甘石洗剂处方炉甘石15g,氧化锌5g,甘油5ml。制法冷开水加至100毫升。充分摇匀后,直接外涂,每日多次。功能主治消炎,清凉,止痒。主各种急性无渗出性炎症,单纯性皮肤搔痒,热痱等。用法用量

  • 观音针

    药方名称观音针处方麝香1钱,冰片5分,硫黄2钱。制法先将硫黄煅化,再入冰、麝,取起存冷为度。功能主治久损并核子。摘录《跌损妙方》

  • 白芷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白芷散药方名称白芷散处方白芷30克海螵蛸2个(烧)胎发1团(煅)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妇人赤白带下。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酒调下6克。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妇人良方》卷一:白芷

  • 木香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汤药方名称木香汤处方木香、青皮,各三斤;姜黄、麦蘖(炒),各五斤;甘草(炒)、盐(炒),各一十一斤;蓬茂四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胁肋胀满

  • 化痰丸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化痰丸药方名称化痰丸处方半夏(洗)天南星(去皮、膜)白矾皂角(切碎)生姜各500克青皮(去瓤)陈皮(去白)紫苏子(炒)萝卜子(炒,别研)杏仁(去皮、尖,炒,别研)干葛神曲(炒)麦

  • 碧螺膏

    药方名称碧螺膏处方松香(取嫩白成片者佳,为末,筛过,用铜盆以猪油遍擦之,入水至滚,入香,不住手搅之,以香沉底为度,即倾冷水内,拔扯百十次,以不断为度)1斤,麻油3两。制法将麻油煎滴水成珠,入松香,文火

  • 海螵蛸

    药方名称海螵蛸处方海螵蛸9克,炙麻黄6克,细辛1.5克。功能主治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小儿哮喘确有效验。用法用量共研细末,分为3包,早、中、晚各服1包。如痰多加贝母6克同研。连服1个月。摘录《单验方》

  • 半金丹

    药方名称半金丹处方巴豆7粒(去壳,3生4熟),明雄黄(皂子大许),蝉肚郁金1枚。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缠喉风,急喉痹,牙关紧急,痰涎壅盛。用法用量每服2分,茶调下。摘录《痧喉汇言》

  • 龙脑芎辛丸

    药方名称龙脑芎辛丸处方芎藭2两,细辛半两(去苗叶),甘草(炙)半两,龙脑(研)1分,天南星1两(炮),秦艽1两(去苗土),丹砂(研)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风热头痛,痰涎壅闷,眩

  • 当归鹤虱散

    药方名称当归鹤虱散处方当归8分,鹤虱8分,橘皮6分,人参6分,槟榔12分,枳实6分(炙),芍药6分,桂心5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九种心痛,蛔虫冷气,先从两肋,胸背撮痛,欲变吐。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