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避瘟散

避瘟散

《中国药典》:避瘟散

药方名称避瘟散

处方檀香156g零陵香18g白芷42g香榧草180g姜黄18g玫瑰花42g甘松18g丁香42g木香36g麝香1.4g冰片138g朱砂662g薄荷脑138g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的粉末;气香,味凉。

炮制以上十三味,除麝香冰片薄荷脑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檀香等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将冰片薄荷脑同研至液化,另加入甘油276g,搅匀。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与冰片等液研合均匀,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避秽,开窍止痛。用于夏季暑邪引起的头目眩晕,头痛鼻塞,恶心,呕吐,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g。外用适量,吸入鼻孔。

规格每盒装0.84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避瘟散

药方名称避瘟散

处方檀香1.3千克零陵香150克白芷350克香排草1.5千克姜黄150克玫瑰花350克甘松150克 公丁香350克木香300克

制法上药九味,共研为细粉,过罗。每600克细粉兑入麝香1.5克、甘油300克、冰片150克、朱砂粉720克、薄荷冰150克,再研细和匀收贮,勿令泄气。装盒重0.84克。

功能主治芳香辟秽,通窍止痛。主伤风头痛,鼻塞清涕,暑令受热,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每服0.6克,凉开水送下;外用闻入鼻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温阳通痹汤

    药方名称温阳通痹汤处方附子9克,炒山楂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30克,莱菔子(炒)30克,枳壳12克,川朴12克。功能主治温阳运脾,通降逐积。主脾胃肠通降失权,中阳受阻,运化失司。用法用量水

  • 温中化痰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中化痰圆药方名称温中化痰圆处方青皮(去白)、良姜(去芦.炒)、干姜(炒)、陈皮(去白),各五两。炮制上为细末,醋打面糊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停痰留饮,胸膈满闷

  • 解烦汤

    药方名称解烦汤处方人参5钱,巴戟天5钱,麦冬5钱,白术1两,炒枣仁3钱,菖蒲5分,神曲1钱,白豆蔻2粒。功能主治健其脾胃,益其心肾。主春月伤风,邪不尽散,脾胃既衰,肺肾亦衰,心无水养,肾与心不交,身热

  • 万金饮

    药方名称万金饮处方陈皮(去白)、甘草(半生.半炙)、***(去蒂.盖.半生.半蜜炙),各等分。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受风寒,或饮食生冷,伤于脾胃,呕吐泄泻,胁肋胀满,肠内虚鸣,及肠胃受湿

  • 螺壳膏

    药方名称螺壳膏处方螺壳2-7枚(烂者),乱发(烧灰)、头垢、龙胆末各等分。制法合研如粉,以3年油淀和。功能主治瘑疮。用法用量敷之。加腻粉妙。摘录《外台》卷三十引《删繁方》

  • 半星丸

    药方名称半星丸处方南星4两,半夏4两。制法上为末,烂姜半斤研捣,锉半、星为丸,以楮叶裹缚却,于草中罨之,曲法候干,入去皮香附子4两为末,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

  • 白垩散

    药方名称白垩散别名白善散处方白垩土(以米醋1升,煅白垩土令赤,入醋内浸,令冷再煅,再浸,以醋干为度,研取)1两,干姜1分(炮)。制法上为细末,研停。功能主治妇人翻胃吐食,男子畏寒。用法用量白善散(《准

  • 白英丸

    药方名称白英丸处方白英5两,白蔹3两,紫草2两,芒消(研)2两,大黄(锉)2两,茵陈蒿1两,葶苈子(纸上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

  • 龙麝追毒丹

    药方名称龙麝追毒丹别名龙麝迫毒散(《普济方》卷二七五)。处方龙脑0.9克麝香0.3克轻粉粉霜雄黄各1.5克乳香砒黄各0.15克巴豆14个(去皮、心、膜)制法上研极细,面糊为丸,如麦粒大。功能主治去腐生

  • 梅花点舌丹

    药方名称梅花点舌丹处方没药硼砂藤黄熊胆乳香血竭葶苈大冰片沉香各3克蟾酥麝香各6克珍珠9克朱砂牛黄各6克制法上药各制为末,将蟾酥用人乳化开,入末和捣,为500丸,如绿豆大,金箔为衣。药理作用增强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