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朴丸

香朴丸

鸡峰普济方》卷十一:香朴丸

药方名称香朴丸

处方厚朴生姜各500克大枣100个半夏250克陈皮60克人参白术茯苓各60克

制法上药,先以前五味,用水4升,煮尽水,如枣先软,即去皮、核,余直至水尽漉出焙干,入后三味,共为细末,以枣肉和杵烂,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胃虚寒,久冷不除,动作咳喘,痰液清稀,中脘气痞,气道不利,饮食进退,肌肉不泽,多倦乏力,恶怕风寒,鼻中清涕。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香朴丸

药方名称香朴丸

处方厚朴150克(姜汁制炒)白术90克茴香(炒)陈皮各90克诃子(炮,去核)赤石脂(煅)各45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冷,泄泻无度,脘腹痞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汤送下50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杂病源流犀烛》卷五:香朴丸

药方名称香朴丸

处方厚朴6克附子2.1克木香0.9克

制法研末为丸。

功能主治治老人脾胃虚寒,气滞腹胀,食少恶寒。

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猜你喜欢

  • 保金丸

    《中药成方配本》(苏州方):保金丸药方名称保金丸处方麻黄8两,制半夏4两,川贝母4两,白术4两,茯苓4两。制法麻黄用梨、甘蔗、韭菜、荸荠、藕、莱菔等6种原料各1斤,生姜半斤,每种分次打汁,将麻黄拌透晒

  • 白姜散

    《医学入门》卷六:白姜散药方名称白姜散处方白姜、木香、官桂、陈皮、槟榔、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婴儿胎寒,生后身冷,口气亦冷,肠鸣,泻利青黑,盘肠内钓,心腹绞痛不乳者。用法用量水煎,量儿大小,以绵蘸灌之。

  • 加皮露

    药方名称加皮露处方五加皮3两,熟干地黄3两,丹参3两,杜仲(去粗皮,炙微黄)3两,蛇床子3两,干姜3两,地骨皮2两,天门冬1两,钟乳石4两,白酒20斤,冰糖1斤8两。制法上锉细,生绢袋盛,浸酒内2宿后

  • 补中和胃汤

    药方名称补中和胃汤别名补中调胃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扁豆2钱,当归2钱,茯苓1钱,山药1钱5分,炙甘草4分,陈皮4分,炮姜4分。功能主治产后呕逆,气血不足,食物不能如常。用法用量补中调胃汤(《产宝

  • 回阳丹

    《兰室秘藏》卷中:回阳丹药方名称回阳丹处方羌活全蝎升麻根甘松各0.6克草乌头水蛭(炒)各0.9克 大椒 ***子荜茇枯矾各1.5克柴胡川乌各2.1克 炒黄盐(为必用之药,去之则无效)破故纸 蒜各3克虻虫

  • 防风如神散

    药方名称防风如神散处方防风、枳壳各等分。功能主治风热气滞,粪后下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摘录《妇人良方》卷八

  • 金铃丸

    《中藏经》:金铃丸药方名称金铃丸处方牵牛子(炒)、青皮(去白)、良姜各等分,川楝子半两,舶上茴香半两,玄胡索1两。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小肠气。用法用量每服3

  • 胡桐泪汤

    药方名称胡桐泪汤处方白芷、麦冬、当归、生地、花粉、石膏、细辛、升麻、干葛、胡桐泪。功能主治小儿卧时,开口当风,吸入风邪,留连不解,令齿缝酸痛。摘录《慈幼新书》卷二

  • 解毒快斑汤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解毒快斑汤药方名称解毒快斑汤处方羌活、防风、升麻、葛根、柴胡、川芎、白芷、紫草、桔梗、甘草、麻黄(炒)。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解热毒,令痘易出易靥。主疮疹发热,热气甚者,其毒必多,

  • 当归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当归膏药方名称当归膏处方当归200克 香油500克 黄蜡60克制法先将香油熬开,入当归煎至焦枯,过滤,入黄蜡,成油脂状即可。功能主治主烫火伤,蛇皮癣。用法用量用时涂患处。摘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