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左经汤

麻黄左经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麻黄左经汤

药方名称麻黄左经汤

处方麻黄(去节)干葛细辛白术(切,米泔浸)茯苓防己桂心(不见火)羌活防风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脚气,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阳经,手足挛痹,行步艰难,憎寒发热,无汗,或自汗恶风,头痛眩晕,腰重,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

《三因》卷三:麻黄左经汤

药方名称麻黄左经汤

处方麻黄(去节)、干葛、细辛白术(切,米泔浸)、茯苓防己、桂心(不见火)、羌活防风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阳经,手足挛痹,行步艰难,憎寒发热,无汗恶寒,或自汗恶风,头疼眩晕,腰重关节痛;附骨疽、咬骨疽发于腿之后面。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空腹服。

自汗,去麻黄,加桂、芍药;重者,加术、橘皮。无汗,减桂,加杏仁泽泻,所加等分。

摘录《三因》卷三

猜你喜欢

  • 陷胸青龙汤

    药方名称陷胸青龙汤处方牵牛子(微炒)45克人参22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5克 桂(去粗皮)槟榔(锉)各22克大黄(锉,醋炒)15克朴消30克制法上七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伤寒结胸,毒气内盛,手

  • 消瘤二反膏

    药方名称消瘤二反膏处方甘草大戟芫花甘遂功能主治治瘿瘤,瘰疬,结核。用法用量先用甘草煎浓膏,笔蘸涂瘤四围,待干再涂,凡三次。次以大戟、芫花、甘遂等分为末,以醋调,另用笔蘸药涂其中,不得近着甘草处。次日则

  • 经验调气方

    药方名称经验调气方别名调气汤处方人参2两,赤茯苓(去皮)2两,淡木瓜2两,麦门冬2两,白术2两,白芷2两,半夏(汤洗)2两,陈皮1斤,厚朴(姜制,炒)1斤,青皮(去白)1斤,甘草1斤,香附子(炒去毛)

  • 快膈汤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快膈汤药方名称快膈汤处方青橘皮4两,盐1两(分作4份,1份用盐汤浸青橘皮一宿,漉出,去瓤,又用盐3份一处拌匀,候良久,铫子内炒微焦,为末

  • 加味辛夷散

    药方名称加味辛夷散处方辛夷1钱,黄耆1钱,人参1钱,当归1钱,白芍1钱,川芎1钱,白芷1钱,细辛1钱,黄芩1钱,甘草6分。功能主治鼻中流出臭脓,名曰脑漏。用法用量灯心30根,水煎,食远服。摘录《仙拈集

  • 保元丹

    《重楼玉钥》卷上:保元丹药方名称保元丹处方稻草不拘多少。制法密扎成把,候冬日放露天粪缸内,至春分取起,于长流水洗净污秽。置屋上,任日炽雨淋雪压,愈陈愈妙,再将草烧成黑灰,为末,每两加冰片3分,和乳极细

  • 止痛麻药

    药方名称止痛麻药处方川乌尖草乌尖 生南星 生半夏荜茇胡椒各15克蟾酥4.5克制法上药研末,用鱼胶烊化,入药拌匀,阴干。功能主治局部麻醉。治外科手术前用之。用法用量临用时水磨涂于肉上。摘录《疡医大全》卷

  • 膈汤

    药方名称膈汤别名真汤处方苦桔梗、荆芥穗、薄荷叶、干葛、甘草节、栝蒌根、牛蒡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四时不正之气,及伤寒未分证候,疮疹欲出未出;及脾寒似疟,潮热往来,壮热如蒸,两耳黯,唇青,面色

  • 安胆汤

    药方名称安胆汤处方柴胡2钱,天花粉2钱,炒栀子2钱,甘草1钱,白芍3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少阳春温,由春月伤风所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五

  • 茯苓佐经汤

    药方名称茯苓佐经汤处方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白术1钱,苍术1钱,藿香5分,泽泻5分,甘草5分,葛根5分,柴胡5分,厚朴5分,木瓜5分。功能主治足少阳经为四气所乘,以致腰腿发热疼痛,头目昏眩,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