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丹丸

黄丹丸

《圣惠》卷八十四:黄丹丸

药方名称黄丹丸

处方黄丹半两(微炒),常山末半两,虎睛1只(酒浸,炙令黄)。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疟疾,发歇寒热,体颤。

用法用量每服2丸,未发前以温水送下;5岁以下,每服1丸。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二十二:黄丹丸

药方名称黄丹丸

处方黄丹5两,皂荚5挺(去皮,涂酥炙焦黄,去子)。

制法上为末,糯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痫不问长幼,发作渐频,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八十六:黄丹丸

药方名称黄丹丸

处方黄丹半两(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常山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疟,寒热发歇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丸,未发前以冷水送下;3岁以上每服3丸。

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圣惠》卷九十三:黄丹丸

药方名称黄丹丸

处方黄丹半两,密陀僧半两,定粉半两(上3味为细末,用蜡拌,于生铁铫子内烧如茶褐色),***1分,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诃黎勒半两(煨,用皮,捣罗为末),麝香1钱。

制法上为末,用生姜自然汁浓研香墨,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久赤白痢累医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冷甘豆汤送下,每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圣惠》卷九十三:黄丹丸

药方名称黄丹丸

处方黄丹1分,定粉1分,蛇蜕皮1分(烧灰),蝉壳1分,青州枣49枚(去核),干蟾1两(烧灰),醋小半盏。

制法上药都捣为1团,以炭火烧令烟绝,取出,为末,入麝香末1分,更研令匀,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下虫。主小儿疳痢不止,下部湿?。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温水送下;为散,每服1字。良久当有虫出,黑者难治。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普济方》卷二一一:黄丹丸

药方名称黄丹丸

处方黄丹1两,白面半两,巴豆9枚。

制法以水1大盏调搅,候澄清,倾却上面者,用底下稠者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冷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一

猜你喜欢

  • 竹笋鲫鱼汤

    药方名称竹笋鲫鱼汤处方鲜竹笋鲫鱼各适量制法将鲜竹笋洗净切片,鲫鱼去鳞及内脏,同煮汤食。功能主治益气,清热。适用于水痘初起、小儿麻疹、风疹等。用法用量每日3次,随量食。摘录《民间方》

  • 黄苓散

    药方名称黄苓散处方麦门冬(去心)半两,大黄半两,赤茯苓(去皮)半两,木通(去皮)半两,甘草半两(炙)灯心1捻。功能主治痈疽,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大盏,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

  • 姜蜜煎

    药方名称姜蜜煎处方生姜汁1合,蜜1合,生地黄汁1升。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肌体黄瘦。用法用量相和,以慢火煎如稀汤。每服半匙,温酒化服,空心、晚食前各1服。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 鄂诸小金丹

    药方名称鄂诸小金丹处方晚蚕砂(炒熟)、草乌头(生用)各等分。制法上为未,生地龙为丸,如少则加醋糊为丸。功能主治诸风。用法用量每服4-5丸,白汤送下。多则麻人。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 封口药

    《准绳·疡医》卷六:封口药药方名称封口药处方乳香1钱,没药1钱,儿茶1钱,当归1钱,杉皮灰1钱,麝香5厘,片脑1分,猪母聍叶1钱(如无此叶,葛叶、毛藤子叶亦可)。制法上各另研细末,和匀,入麝香,次入片

  • 长发膏

    《外台》卷三十二引《延年方》:长发膏药方名称长发膏处方蔓荆子2两,附子(去皮)2两,泽兰2两,防风2两,杏人(去皮)2两,零陵香2两,藿香2两,芎藭2两,天雄2两,辛夷2两,沉香1两,松脂2两,白芷2

  • 二连丸

    药方名称二连丸处方白芜荑半两,黄连半两,胡黄连半两,青黛半两,蚵蚾1个(只用酒浸,炙,去骨)。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无辜疳毒,脑后项边有核如瘰疬状,按之转动,软而不疼。用法用量每服3

  • 加味紫苏和胎饮

    药方名称加味紫苏和胎饮处方紫苏叶(红者真)1钱,条芩1钱,甘草1钱,白术钱半,陈皮8分,藿香(须梗连叶者真)8分,砂仁5分。功能主治妊娠霍乱,寒热之盛,邪正交争,心腹绞痛,或吐或利,气血俱伤,子母不安

  • 浑身碎痛饮子

    药方名称浑身碎痛饮子处方虎骨5铢,防风2铢,藁本2铢,甘草2铢,白芷2铢,茯苓2铢,当归3铢,芍药3铢,续断3铢,白术3铢,附子3铢。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妇人劳倦。用法用量生姜大枣煎服,不拘时候。各

  • 桂心酒粥

    药方名称桂心酒粥处方桂心半两(末),好酒1升。功能主治肾脏虚冷,腰脚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上暖酒和桂心末,空腹分2次服,搅粥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