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石膏汤

黄连石膏汤

方症会要》卷三:黄连石膏汤

药方名称黄连石膏汤

处方黄连黄芩知母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吐血。

用法用量饮酒过多,衄血,加升麻葛根

摘录方症会要》卷三

方出《明医杂着》卷五,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五:黄连石膏汤

药方名称黄连石膏汤

处方升麻7分,川芎7分,白芍药7分,半夏(炒)7分,干葛5分,生甘草5分,防风5分,黄连(酒炒)5分,石膏1钱(火煅过),白术1钱,白芷3分。

功能主治小儿阳明之热,齿肿,流涎,腮肿,马牙。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煎服;若能漱药者,则含药漱而吐之。

漱药不用白术半夏

摘录方出《明医杂着》卷五,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五

《一盘珠》卷三:黄连石膏汤

药方名称黄连石膏汤

处方黄连(酒炒)1钱,煨石膏3钱,竹茹1钱。

功能主治呕吐有实火,口渴,腹痛。

用法用量灶心土为引。

摘录《一盘珠》卷三

猜你喜欢

  • 二槲散

    药方名称二槲散处方槲叶(半生,半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血崩。用法用量温酒调2钱。摘录《产宝诸方》

  • 竹皮汤

    药方名称竹皮汤处方刮青竹皮20克功能主治治病后交接劳复,睾丸肿胀,头重不举,目中生花,腹内绞痛。用法用量上一味,用水400毫升,煮五六沸,绞去滓,顿服。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范汪方》

  • 枳壳熨方

    药方名称枳壳熨方别名枳壳散(《圣济总录》卷一四二)。处方枳壳120克诃子皮60克功能主治治肠痔肿核,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上二味,捣碎,于铫子内炒令热,以帛裹热熨之,冷即再炒熨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调理益气汤

    药方名称调理益气汤处方黄耆(蜜水炙)1钱5分,党参1钱5分(焙),炒苍术1钱,橘红5分,木香(煨)4分,柴胡4分,升麻4分,白蔻肉3分,炙甘草3分。功能主治湿热所伤,体重烦闷,口失滋味,或痰嗽稠粘,寒

  • 茅根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茅根饮药方名称茅根饮处方白茅根(锉)1两半,桑根白皮(锉)2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3两,露蜂房(炙黑)1两。制法上捣筛,如黍米粒大。功能主治丹石发,关节毒

  • 藿香玉液散

    药方名称藿香玉液散处方丁香1钱,桂府滑石4两(烧),藿香2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诸呕逆吐泻,或霍乱不安,及伤寒疟病前后呕逆吐秽,躁不得眠睡,腹胀,或小便赤涩,大便泻,躁渴闷乱。用法用量每服2钱,

  • 喉痧妙药散

    药方名称喉痧妙药散处方真尖黄、提濂珠、三梅片、西月石、银粉霜、天竺黄、飞朱砂。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喉痧。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喉科家训》卷四

  • 安和散

    《袖珍小儿》卷六:安和散药方名称安和散处方木香、当归、川芎、前胡(去芦)、柴胡(去芦)、青皮(炒)、桔梗(炒)、甘草(炙)、赤茯苓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冷热不调泻。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生姜3片,

  • 七味都气丸

    药方名称七味都气丸来源五味子(制)150g山茱萸(制)200g茯芩150g牡丹皮150g熟地黄400g山药200g泽泻150g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香,味甘、微酸。炮制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

  • 宽膜汤

    药方名称宽膜汤处方白芍3钱,枳壳3分,甘草5分,神曲3钱,白芥子3钱,郁金1钱。功能主治肝气郁甚,老痰结成粘块,凝滞喉之间,欲咽不下,欲吐不能。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