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乌镇

乌镇

即乌墩镇。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清一统志·湖州府一》:乌墩镇,“南宋时避光宗讳,止曰乌镇”。


(1)在浙江省桐乡市北部,北邻江苏省。面积32.8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乌镇,人口1.5万。为浙北水乡重镇。古称乌戍,明万历《乌青志》载:“镇周属吴,吴戍兵备越,名乌戍。”秦时,以市河为界,西曰乌镇,属乌程;东曰青镇,属由拳。唐置镇遏使,宋设监镇宫。宋室南渡,士大夫多人居于此,成浙北巨镇。自清至民国仍分乌、青两镇。1950年两镇合一,定今名,属桐乡县。1960年乌镇乡并入。有轻纺、建材、服装、机电、酿造、食品、皮革、丝绸等厂。产稻、蚕茧、络麻、杭白菊、小湖羊皮。街市皆依河,以桥相连,具江南水乡特色。是江浙两省边境农副产品重要集散地。公路通市区,水运发达。名胜古迹有梁昭明太子读书处、修真观戏台、茅盾故居等。(2)在陕西省佳县中部偏西。面积255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乌龙镇,人口 2120。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设乌龙寨,以地处乌龙河岸得名。后废,因设有铺驿,改称乌龙铺。清末形成集镇更今名。1949年设乌镇乡,1958年设公社,1984年设镇。产谷子、黍、玉米。为“佳米驴”主产地之一。有砖瓦、木器等厂。为县西南部农贸集市。佳米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湖头镇

    即今浙江龙游县东三十里湖镇。明置湖头镇巡司于此。(1)在福建省安溪县东北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7.8万。镇人民政府驻湖头,人口1.6万。因四面环山,形似大湖,古称阆湖。宋朱熹改为今名。1949年

  • 上津镇

    即今湖北郧西县西上津镇。1947年当地解放后设上关县于此。在湖北省郧西县北部。面积352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上津,人口2870。为金钱河上游主要渡口,故名。为鄂陕边境古镇,南朝梁为上洛

  • 南宁卫

    明洪武二年 (1369) 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即今广西南宁市。后废。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属广西都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前废。

  • 娲皇陵

    一名女娲墓。在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镇东八里侯村。《寰宇记》 卷43赵城县: “女娲墓在县(治今赵城镇) 东南五里,高二丈。按 《城冢记》: 女娲墓有五。其一在赵简子城东五里。”

  • 黄崖堡

    在今河北滦平县南。《清一统志 ·承德府》 “黄崖堡” 条引 《方舆纪要》 曰: “水出古北口外,自大、小黄崖流入密云县境”; 又引 《畿辅志》曰: 墙子岭关 “北为大黄崖,又稍北为小黄崖,皆有堡”。

  • 谢公山

    ①在今广东始兴县南。《方舆纪要》 卷102始兴县: 谢公山在 “县南三十里。峰峦耸拔,独高诸阜。昔有谢姓者隐此,因名”。②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三十里青山。《寰宇记》 卷105当涂县: 谢公山 “在县东三

  • 荔川河

    即今甘肃宕昌县北理川河,为岷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荔川河在 “卫东南九十里,旧有荔川砦,以此为名”。

  • 牛栏山镇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北二十里牛栏山镇。镇在牛栏山东南,因山而名。为历史上军事要塞。辽置牛栏都统领司于此。清设把总。在北京市顺义区北部、潮白河西侧。面积36.8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牛栏山,人

  • 息县

    ①春秋时楚灭息国后置,治所在今河南息县西南。《左传》: 哀公十七年 (前478),“彭仲爽,申俘也,(楚) 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西汉改为新息县。②明洪武初改息州置,属颍州。治所即今河南息县。七

  • 泂酌亭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北双泉之上。北宋苏轼 《泂酌亭诗序》 曰: “丁丑岁六月,轼南迁过琼,始得双泉之甘于城之东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满。泉相去咫尺而异味。庚辰岁六月十七日,迁于合浦,复过之,太守承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