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榆中

榆中

古地区名。《史记·赵世家》: 武灵王二十年,“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同书 《秦始皇本纪》: 三十三年 (前214),“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三国魏苏林以为榆中在上郡,指今陕西东北部;晋徐广、北魏郦道元说在金城,即今甘肃兰州市榆中县一带; 唐张守节谓在胜州北河北岸,即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按榆中为林胡居地。《史记·匈奴列传》:“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 “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地应在今河套东北部至大青山一带。又 《元和志》 卷4: “榆林关,东北临河,秦却匈奴之处。” 所指即古榆中之地。


战国时赵武灵王西略地至榆中。《史记·秦始皇本纪》:“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所在自古说法不一:三国魏苏林说在上郡,指今陕西省的东北角。唐张守节说在胜州北河北岸,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东北岸。两说都认为榆中即榆溪塞所在。晋徐广、北魏郦道元说在金城,即今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一带,与榆溪塞不在一地。


猜你喜欢

  • 沧茫溪

    即今湖北枝江县西玛瑙河。《舆地纪胜》卷73峡州:沧茫溪“在宜都县。溪生五色石,细纹,红如玛瑙,青如玻璃,夏雨过,异采捷出,人兢掇拾”。

  • 鲁密达则

    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南梭坡乡大寨村(达则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达则土百户。

  • 铁锁关

    ①即瞿唐关。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下。《方舆纪要》 卷 69 奉节县引 “王氏” 曰:“古之江关即今之瞿唐关,又谓之铁锁关,大都以守峡口之险。” 因以铁索断江而名。《资治通鉴》:唐天祐元年 (904)

  • 通远县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置,为威州治。治所即今甘肃环县。后周显德二年 (955) 为环州治。四年 (957) 改为通远军治,北宋淳化五年 (994) 复为环州治。天圣元年 (1023) 改名方渠

  • 神冈山

    亦作城冈山。即今江西吉安市南神冈山。《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神冈山 “在庐陵县南十里。旧名翠峰。高三百丈,回环数千步,与螺子山对峙。赣江流其下,苍翠相映”。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卷7: 庐陵县禾、

  • 颍口

    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即古西正阳镇。《晋书· 姚泓载记》: 东晋末,刘裕伐姚泓,“泓将王荀生以漆丘降 (王) 镇恶,徐州刺史姚掌以项城降 (檀) 道济,王师遂入颍口”。即此。颍水入淮水之处。

  • 又作成。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东河南范县东南。一说在汶上县西北二十里。《春秋》: 隐公五年(前718),“秋,卫师入郕”。即此。(1)古国名。又作盛、成。姬姓,西周封国。始封之君为周文王子叔武。在今山

  • 周洪山

    在今山西静乐县南。《方舆纪要》 卷40静乐县: 周洪山 “在县西南七十里,巍峨奇秀,其西北十里有渥洼泉”。

  • 都乐墟

    在今广西阳朔县南。明置巡司于此。

  • 萧垅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东南大内乡东北头社村。原为高山族平埔人萧垅社。连横 《台湾通史·建国纪》: 南明弘光元年 (1645),“台湾领事集归化土番之长老,设评议会”,其时归化番社中有 “萧垅社”。同书《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