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龙江外记

黑龙江外记

书名。清西清(满洲镶蓝旗人,字研斋)撰。8卷。嘉庆十五年(1810)成书。初刻于光绪二十年(1894)。作者精通满汉文字,嘉庆十一年(1806)自北京抵齐齐哈尔,任将军衙门银库主事兼齐齐哈尔义学教习,公务之余留心文献,收集古今异闻,积数年功夫完成是书。分类详述黑龙江地区的山川、形势、沿革、城堡、台站、卡伦、民族、户口、官制、兵制、经济、田赋、仓储、俸饷、钱粮、贡品、刑律、互市、谪戍、方言、风俗、衣食、职官、人物、物产等。对黑龙江上、中游的鄂伦春、达斡尔、满、蒙等民族的社会生产和风俗习惯,有详细记载;特别是著录了额尔古讷河与黑龙江交汇处所立,刊有满、汉、蒙、俄、拉丁5种文体的中俄分界碑,并将当时搜集到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满文文本,翻译成汉文加以收录,是国内任何书籍所比不上的。有《浙西村舍汇刻》、《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丛书集成》初编等本,198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以其为《黑龙江文史丛书》之一,出版点校本。对研究黑龙江地区的史地,以及满族和其他民族的社会历史,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貉狄

    见“貊”(1732页)。

  • 昆都

    清代蒙古官职名。亦称管箭副章京或骁骑校。辅佐苏木章京处理本苏木内有关军事事项,如召集兵丁、押解犯人等。是低级官员,每苏木设1名,由旗札萨克从台吉或箭丁中选有能力者充任。

  • 禹儿乞

    即“主儿勤”(620页)。

  • 德胜沟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驻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武川县磨菇窑乡。1938年秋,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在李井泉、姚哲率领下,从晋西北出发,冲破日伪军的重重封锁与阻截,挺进大青山地区

  • 额胡娘娘

    娘娘神的一种。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鄂伦春人患伤寒、发热及身上长红斑点,皆祈祷此神保佑。其来源传说,同“额古都娘娘”(2535页)。

  • 天咫偶闻

    书名。清震钧(1875—1920),满族,姓瓜尔佳氏,字在廷(亭),自号涉江道人,汉姓名唐晏撰。作者生于清末,有感时事之艰,于是潜心著述。该书为其著述中之一种,分皇城、南城、东城、北城、西城、外城东、

  • 窝耳轧那

    见“斡儿乞纳”(2427页)。

  • 龙尾关

    古关隘名。唐开元二十九年(741,一作二十七年),南诏主皮逻阁自蒙舍川迁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旧县城南太和村)后,建此关(遗址在今大理市下关)和龙首关(遗址在今大理旧城北70里之上关),筑寨堡烽堠,置

  • 桑杰敖德斯尔

    见“对音库尔呼图克图六世”(643页)。

  • 叶悖麻

    ?—1084西夏军事首领,党项族。惠宗时官统军。大安八年(1082)九月,宋夏永乐之战,与副统军咩讹埋等以六监军司兵30万屯泾原北以待宋军。闻宋永乐城工兴,遣兵数千渡无定河,旋退兵,以迷惑宋将徐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