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注疏

仪礼注疏

十七卷。西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郑玄、贾公彦生平事迹详见《周礼注疏》。《仪礼》原名《礼》,汉称《士礼》,晋始称《仪礼》,相对于《礼记》称《礼经》。是一部专门记载礼仪条文的著作。关于《仪礼》作者,有两种主张:一为周公,一为孔子。贾公彦同意前者。《仪礼》有古文、今文之别,有三种刊本:“戴德本”、“戴胜本”、刘向“别录本”。刘向“别录本”即郑玄所注之本,亦即现在通行本。贾公彦疏讲:刘向《别录》尊卑吉凶,次第伦序,故郑氏用之。二戴本尊卑吉凶杂乱,故郑不从之。郑玄《仪礼》注,采今文、古文二书之长,其从今文而不从古文者,则今文大书,古文附注;从古文而不从今文者,则古文大书,今文附注。郑玄注博录诸家之说,精审详备。西汉传礼者,有师授而无注释,东汉马融只注有丧服经,郑玄全注《仪礼》十七篇,前无所承,独为其难。《西汉·儒林传》载:汉儒以“易”、“书”、“诗”、“春秋”名家诸多,而以“礼”名家者,实郑氏一人而已。三礼之名,虽始于马融、卢植,实确立于郑玄。《礼记》、《月令》、《明堂位》、《杂记》疏并云“礼是郑学”。《后汉书·郑玄传》认为郑注“通人或讥其繁。”但细按之,并不繁。皮锡瑞认为“郑之礼学最精,而有功于礼经最大。”戴震讲“郑康成之学,尽在《三礼注》,当与《春秋》、《三传》并重”,均颇为恰当。郑玄《仪礼注》对后世影响极大,遂成定本。郑注之后,又有王肃注《仪礼》十七卷,颇好立异,终未能与之抗衡。又有无名氏二家,皆不传。故晋宋六朝间,《周易》、《春秋》、《左氏传》南北异师,《三礼》则同遵郑氏,自此以后,更无异论。贾公彦之疏以北齐黄庆,隋李孟悊二家疏为基础,对郑玄《仪礼注》阐释,尽得郑玄《仪礼注》之义。郑氏注文古奥,得贾疏而明。贾公彦在疏中,集汉至唐研究《仪礼》之大成,贡献甚大,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贾公彦疏五十卷,唐以官本颁行,流传至今,其它诸家《仪礼》相继亡佚。总之,郑玄《仪礼》注是经学史上第一部《仪礼》之注,为汉代《仪礼》研究之集大成著作,贾公彦《仪礼疏》为东汉末至唐《仪礼》疏之集大成著作,是研究《仪礼》必备参考书。《仪礼注疏》版本众多。宋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全录诸家注疏,然于贾公彦疏多有删润。明以来刻本错误较多。清顾炎武《日知录》说“万历北监本《十三经注疏》中,《仪礼》错误尤多。”清代阮元刊《十三经注疏》的郑玄注以唐石经与宋严州单注本为主,贾疏以宋单行本为主,参以别本,一一清理纠正,为今通行《仪礼注疏》本。此外有公元959年刊单疏本,宋严州刊小字单注本,宋余仁·仲刊本,1177年刊本,明正德中陈风梧(庐陵)刊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嘉靖间余姚闻人诠校正常州府遂昌应补刊本,棉纸徐氏仿刊单行本,清嘉庆年间李元阳福刊《十三经注疏》本,1868年湖北崇文书局本,广东刊本,民国吴兴刘氏刻嘉业书本五十卷,日本宝历十三年山东平左卫门刊本,各种版本的《十三经注疏》本,1957年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四库全书荟要》本。

猜你喜欢

  • 禺峡山志

    四卷。清孙绳祖撰。孙绳祖,字澹翁,沈阳人。禺峡山,又名二禺山、中宿山。山源发衡庾,脉连留石。襟曹溪而负二罗、七十二峰,延漫磅礴。其距清远县三十里,两山穹窿,相互对峙,束浈湟诸水而赴海,故曰峡。茅君内传

  • 牖景录

    二卷。明徐三重(生卒年不详)撰。徐三重字伯同,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万历进士,官刑部三载,谢病归,家居四十余年。徐三重自幼嗜学,践履敦笃,以考亭为宗,嘉言懿行,远近奉为楷模。著有《庸斋日记》、《信古余

  • 尊道集

    四卷。清代朱搴撰。朱搴字良一,黄陂(今湖北中部)人。此书成于1697年。全书宗旨在于宣扬程朱一派理学,抨击陆王学说。第一卷为“圣贤前编”,即编载孔子及孟子的事迹和后人的评论;第二卷为“伊洛渊源录”、第

  • 金华县志

    ①十卷。明胡颂纂修。胡颂,金华县人。《金华县志》万历二十六年(1598)刻本。此志分舆地、官政、人物、杂志四大类,惟以艺文析出,别立一类,为内外篇。又添立要害一目,均为卓识。纂修者姓氏一页,应改订于义

  • 旧小说

    四集,三百九十一种。民国吴曾祺编。四部中子部小说家类所收小说,与现代所谓小说不同,包括杂事、异闻、琐语等,其中有些属现代所谓小说著作。汇辑小说家著作之丛书颇多,其中收书种类多的著名丛书有明陆楫辑《古今

  • 石村画诀

    一卷。清孔衍栻撰。孔衍栻字石村。今曲阜(今山东曲阜)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记自己作画之法,并无特色。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 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

    二十一种,二百六十七卷。清钱大昕撰。全书收经部一部,史部十五种,子部四种,集部一种(为《潜研堂文集》五十卷《诗集》十卷《诗续集》十卷)。其中史部《廿二史考异》、子部《十驾斋养新录》、集部《潜研堂文集》

  • 周子年谱

    一卷。南宋度正撰。度正字周卿,合州(今四川合川)人。生卒年不详。绍熙元年(1190)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少从朱熹学,笃守师说。除本书外,尚著有《性善堂稿》等。本书是为宋理学家周敦颐所作的年谱。嘉定十四

  • 读段注说文解字日记

    一卷。清冯世征(生卒年不详)撰。世征字伯渊,吴县(今属江苏)人,附贡生。是书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审慎地考订段注之失误,补正其所未安;一方面严正地反驳诸家对段氏的肆意攻击,为

  •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院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