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变

五变

①指与五脏相应的色、时、音、味、日等五种变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五藏有五变,……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②由于形体岁运之间五行相克的关系,以致成为发病的因素。《灵枢·五变》:“是谓因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③《灵枢经》篇名。本篇因论述五种不同的病变,故名。内容以刀斧砍伐树木作比喻,说明疾病的形成,虽有外来病因的侵袭,但主要还是从体质的强弱来决定的。文中举出五种不同的病变,说明疾病的发生,也由于人体骨节、皮肤腠理的坚固与脆弱等情况来决定。

猜你喜欢

  • 酒痰

    痰证之一。①指酒湿积聚所致者。《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酒痰,因饮酒不消,或酒后多饮茶水,但得酒,次日即吐,饮食不美,呕吐酸水等症,宜瑞竹堂化痰丸。”②指素有痰疾,因饮食酒醪厚味而喘咯欬唾者,又名

  • 千日疮

    病名。生于皮肤浅表的赘疣。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疣疮、瘊子、尤。由于风邪搏于肌肤而生;或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本病好发于手背、指背、头面等处。初起小如粟米,渐大如黄豆,突出皮面,色灰白或污黄,表面

  • 内外丹

    内丹和外丹的合称。各详该条。

  • 继病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又名交乳、鬾病、被鬾、中鬾。由“鬾乳”或乳食停滞而致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古今医统》:“怀孕乳儿,致令黄瘦,腹大脚软,名曰鬾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其候精神不爽,身体痿

  • 痘麻定论

    参见痘疹定论条。

  • 机关

    ①经穴别名。《备急千金要方》:“卒中风口噤不得开,灸颊车二穴。穴在耳下八分,小近前。”又《千金翼方》:“凡卒中风口噤不开,灸机关二穴,在耳下八分近前。”两者内容相同。《针灸资生经》等据此将机关作颊车别

  • 夏春农

    【介绍】:见夏云条。

  • 陈廷采

    【介绍】:见陈嘉谟条。

  • 鼻骨

    解剖学同名骨。长方形,左右二块构合,支撑鼻背。

  • 小儿秋痢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小儿脾胃嫩弱,内为乳食所伤,秋风飒动,凉燥之邪伤及元气,以致食积热毒,蕴积而成。症见里急后重,腹痛便脓。宜用香连丸、黄连香薷饮加减。痢久,白多,便溏者,宜益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