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吴嗣昌条。
系指耳轮之垂下处。即耳垂。
《赤水玄珠》卷七方。寒水石、石膏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人参煎汤送下。治火痰喘嗽,痰涌如泉。
指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出《诸病源候论》。亦名胎前病。
病证名。出《万病回春·初生》。又名上皮疹。即初生儿齿龈上呈散在的淡黄色若米粒大小的圆形结节,内含脂肪渣,往往因妨碍吮乳而引起啼哭。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马牙系初生小儿胎内已受热毒,见风即生,但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根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通瘛。详该条。
《伤寒论》方。文蛤五两。为散,每服一方寸匕,沸汤调下。治太阳病,应以汗解之,反以水潠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起粟,意欲饮水,反不渴者。
病证名。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上胞下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