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制石
出《神农本草经》。为石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石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雄黄,详该条。
日光灸之一种。见该条。
即安胃片,见该条。
【介绍】:见钱乙条。
见《本草正义》。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即失欠颊车蹉开口不合方。详该条。
病证名,指小儿真元虚,手足厥冷的证候。临床有寒厥和热厥之分。《杂病源流犀烛》卷九:“夫寒厥者,即阴厥,宜急补阳(宜理中汤,或附、桂、干姜、吴萸,俱可酌用);热厥者,即阳厥,宜急泄热(宜芩、连、山栀、石
诊断学专著。2卷。清·周学海撰于1894年。本书以论述望诊为主,问诊、闻诊为辅,搜集的范围,据作者自序介绍:“是编也,《内经》三诊之文全在;《难经》以下,择其切要能补《内经》未备者收之”。上卷专谈望形
病名。亦称疟母。见《鸡鸣录》。《症因脉治·疟母》:“即痰血痃癖也。疟久不愈,胸腹胁肋,有癥瘕痞癖,为患不瘥,此疟母之症也。”本症即慢性疟疾或疟疾反复发作所致的肝脾肿大。详见疟母条。参见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