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政界常说一句话——“上台靠机会,下台靠智慧”。男女之间也可以说——“恋爱靠机会,婚姻靠智慧”。茫茫人海,偏偏遇上他,当然是“机会”!但是此后几十年,就靠彼此的智慧了。只有那些能够把“热情如火”的恋爱,化为胼手胝足的恩爱,再化为“相濡以沫”的怜爱的人,才有爱的大智慧。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中年太实际、太繁忙,在整体上算不得诗,想来难理解;青年时代常常被诗化,但青年时代的诗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按我的标准,缺少意境就算不得好诗。
老人的年龄也有积极的缓释功能,为中青年的社会减轻负担。不负责任的中青年用不正当的宠溺败坏了老人的年龄,但老人中毕竟还有冷静的智者,默默固守着年岁给予的淡然的尊严。年龄本不该被太多利用的,因为它带有天然的不公平性和无法辩驳性,但一旦真被利用了,出现了霉气十足的年龄霸权,那也不要怕,不知什么地方银发一闪,冷不丁地出现一个能够降伏它们的高神。烟尘散去,只剩下这位高神的笑容隐约在天际,而此时天下,早已月白风清。一双即将握别世界的手,向我指点了一种诗化的神圣。
人类最爱歌颂和赞美的是初恋,但在那个说不清算是少年还是青年的年岁,连自己是谁还没有搞清,怎能完成一种关及终身的情感选择?因此,那种选择基本上是不正确的,而人类明知如此却不吝赞美,赞美那种因为不正确而必然导致的两相糟践;在这种赞美和糟践中,人们会渐渐成熟,结识各种异性,而大抵在中年,终于会发现那个“唯一”的出现。但这种发现多半已经没有意义,因为他们肩上压着无法卸除的重担,再准确的发现往往也无法实现。既然无法实现,就不要太在乎发现,即使是“唯一”也只能淡然颔首、随手挥别。此间情景,只要能平静地表述出来,也已经
我应当生活得仿佛我的生命完全是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存在似的。
和朋友一起去草原,有一片高地,大家想登高远望,但是路边却有一道铁丝网,不高,能够跨过去,估计是用来挡牛羊的,但有人就说有铁丝网,我们过不去了,大家犹豫,我大胆钻过铁丝网,爬上高地,风景尽收眼底,狂啸欢呼,于是大家都爬了上来。我们心中也有道道铁丝网,如果敢于突破,人生风景自然会好。
所有我所知道关于消费者的一切,都是从“我自己”身上得来的。我就是消费者。我就是18-35岁客层。我就是骑着50cc Scooter通勤OL。我就是一年消费不到两次的健身房会员。我就是无车阶级。我就是[欢愉作为欢愉]的女性主义政治。我就是微波食品的偏食者。我就是刷卡积点兑换赠品的妇女。我就是收听午夜爱乐广播的失眠者。我就是不知道送朋友什么生日礼物的人。我就是会在收听小道消息的职员。我就是喜欢收看日剧的观众。我就是有雄性秃困扰的四十岁至五十岁男性。我就是被信用卡循环利息追得喘不过气的中低收入者。我就是害怕独处
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
学习有时候只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中思想与信念的成分,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因此时间一过,态度又回复原状。